[发明专利]一种专用于污水处理厂生物反应池智能巡检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40704.6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97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滨;李高波;张欣;王坚;董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1/20 | 分类号: | G07C1/20;H04W4/38;H04N7/18;G01D2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 代理人: | 陈颖洁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专用 污水处理 生物 反应 智能 巡检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专用于污水处理厂生物反应池智能巡检系统,生物反应池上方设有混凝土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巡检系统包括充电站、导轨、自动启闭盖板、智能机器人、智能综合管理平台和通讯装置,混凝土顶板的一端设有充电站,混凝土顶板设有孔洞,孔洞内覆设有自动启闭盖板,导轨的一端位于充电站内部,导轨弯折倾斜向下穿过自动启闭盖板的间隙沿顶板下方设置,智能机器人沿导轨滑行,顶板下方设有通讯装置,通讯装置与充电站连接,充电站还与智能综合管理平台连接;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以在生物反应池顶板下巡检,观察生物反应池曝气情况,智能判断曝气强弱,减少人员劳动强度,保障人身安全,提供设备维护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专用于污水处理厂生物反应池智能巡检系统。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厂生化处理部分是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核心部分,生物反应池是生化处理工艺流程的核心中的核心。
污水厂运行时,生物反应池中进行着一系列极为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涉及多个过程和多种物料,特别是生物需氧量,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它由鼓风机将空气送至生物反应池底部,通过曝气器将空气均匀分配到污水中,以保证生物反应所需氧气量。
由于生物反应池污泥容易淤积,以及污染腐蚀严重,曝气器很容易损坏,在运行过程中的维护和保养工作量较大,寿命也短,因此曝气器的优劣是决定生物反应池运行好坏的关键。曝气器安装在生物反应池水底部,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曝气器,判断曝气器运行好坏就只能观察生物反应池水面气泡翻滚的情况,当水面气泡翻滚多了、少了或没了,就说明曝气器有问题。
目前,判断生物反应池曝气器运行情况采用人工巡检方式。常规污水处理厂生物反应池是敞开的,工作人员每天巡视,通过人眼观察生物反应池水面气泡翻滚情况,判断曝气器运行状况。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和居民环境要求的提高,能够与周边环境协调、封闭性强、无二次污染的地下式污水处理厂正在逐渐成为城市污水治理工程建设的新思路。近年来此类项目越来越多,是污水处理厂发展的趋势。采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建设方式时,生物反应池采用混凝土顶板进行加盖处理,工作人员无法看见反应池内情况,无法了解曝气状况,目前还是以目视观察法为主,需要在池板上开观察孔设置移动盖板。在巡检时,工作人员打开盖板,弯腰探头观察水面曝气状况,这就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及危险性。并且生物反应池加盖后光线微弱,目视范围小,增加了工作人员观察难度。目前国内还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专用于污水处理厂生物反应池智能巡检系统,可以在生物反应池盖板下巡检,观察生物反应池曝气情况,智能判断曝气强弱,减少人员劳动强度,保障人身安全,提供设备维护依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专用于污水处理厂生物反应池智能巡检系统,所述生物反应池的上方设有混凝土顶板,所述混凝土顶板设有一孔洞,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巡检系统包括导轨、智能机器人、充电站、通讯装置、智能综合管理平台以及自动启闭盖板,所述自动启闭盖板遮覆于孔洞的上方,自动启闭盖板设置两块盖板通过反向平移实现开闭,所述混凝土顶板的上方设有充电站,所述充电站位于生物反应池沿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导轨沿着生物反应池的长度方向铺设,所述导轨的一端在混凝土顶板的上方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导轨的一端延伸至充电站的内部,所述导轨弯折倾斜向下并穿过述自动启闭盖板的间隙设置,所述导轨的主体部分在混凝土顶板的下方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智能机器人沿导轨滑行,所述充电站还设有通信连接件,所述通信连接件贯穿混凝土顶板设置,所述通信连接件的下端设有通讯装置,所述通讯装置内设有泄漏电缆,所述泄漏电缆在混凝土顶板的下方与导轨平行延伸设置,所述充电站与智能综合管理平台通过光纤网络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机器人包括数据采集及控制模块、以及由数据采集及控制模块驱动的视频采集模块、照明模块、环境监测模块、定位模块、电池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07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设备自动巡检路径规划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用于监控车辆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