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缝洞型串联储层单井压力预测模型建模方法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42351.3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0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胡义升;庞军峰;郭平;杜建芬;汪周华;任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3/16 | 分类号: | E21B43/16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伍星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溶洞 缝洞 裂缝单元 单井 压降 存储介质 基本方程 模型建模 碳酸盐岩 压力预测 建模 油藏 串联 碳酸盐岩储层 边界条件 交替出现 裂缝连接 裂缝渗流 数学模型 物理模型 系统连接 依次串联 耦合系统 毛管束 井筒 预测 流体 整合 总压 裂缝 近似 抽象 流动 | ||
1.缝洞型串联储层单井压力预测模型建模方法,包括依次交替相连的溶洞、裂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溶洞建立为圆柱形的溶洞单元,将裂缝建立为毛细管状的裂缝单元;溶洞单元中的流体流动等效为不规则的管流,裂缝单元中的流体流动等效为多孔介质的渗流;其中圆柱形模型的轴线与毛细管模型的轴线相互平行;
(b)建立溶洞单元的压降基本方程,建立裂缝单元的压降基本方程;
(c)确定溶洞和裂缝连接处的边界条件,使PVa=Pfb,QV=Qf,其中:
PVa、Pfb——溶洞单元、裂缝单元各自在连接点的压力,MPa;
QV、Qf——溶洞单元、裂缝单元各自在连接点的流量,m3/s;
(d)将所有溶洞产生压降的代数和与所有裂缝产生压降的代数和相加,得到总压降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洞型串联储层单井压力预测模型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溶洞、裂缝中为油相单向流动时:
所述溶洞单元的压降基本方程为:其中,αa'=αa+ζa,αb'=αb-ζb;出口修正系数入口修正系数
式中:
PVa、PVb——溶洞单元出口、入口各自的压力,MPa;
LV——溶洞的长度,m;d——溶洞的等效直径,m;λ——沿程损失系数;
AVa、AVb——溶洞单元入口、出口各自的横截面积,m2;
wfαa、αb——溶洞单元出口、入口各自的动能修正系数;
ρ——流体密度;AV——溶洞截面积,m2;
所述裂缝单元的压降基本方程为:式中:
Pfa、Pfb——裂缝单元出口、入口各自的压力,MPa;
Lf——裂缝长度,m;Wf——裂缝宽度,mm;
μ——流体粘度,mPa·s;hf——裂缝高度,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洞型串联储层单井压力预测模型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溶洞、裂缝中为油水两相流动时:
油水两相在溶洞单元内的压降由沿程压降、局部压降和加速压降组成,所述溶洞单元的压降基本方程为:ΔPV=ΔPVw+ΔPVp+ΔPVs;
所述裂缝单元的压降基本方程为:式中:
ΔPV——溶洞单元总压降,Pa;ΔPf——溶洞单元总压降,Pa;
ΔPVw1——油水两相溶洞沿程压降,Pa;ΔPVp1——油水两相溶洞局部压降,Pa;
ΔPVs1——油水两相溶洞加速压降,Pa;Qfm——裂缝内油水两相流体流量,m3/ks;
Lf——裂缝长度,m;Wf——裂缝宽度,mm;h——裂缝高度,m;
Kro、Krw——油相、水相各自的相对渗透率,μm2;
μo、μw——油相、水相各自的粘度,mPa·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235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嘴
- 下一篇:双通道式同心大压差井下分层注水调节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