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缝洞型串联储层单井压力预测模型建模方法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42351.3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0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胡义升;庞军峰;郭平;杜建芬;汪周华;任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3/16 | 分类号: | E21B43/16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伍星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溶洞 缝洞 裂缝单元 单井 压降 存储介质 基本方程 模型建模 碳酸盐岩 压力预测 建模 油藏 串联 碳酸盐岩储层 边界条件 交替出现 裂缝连接 裂缝渗流 数学模型 物理模型 系统连接 依次串联 耦合系统 毛管束 井筒 预测 流体 整合 总压 裂缝 近似 抽象 流动 | ||
本发明公开了缝洞型串联储层单井压力预测模型建模方法及存储介质,将溶洞近似取为圆柱形,溶洞之间通过裂缝渗流系统连接,流体在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内的流动包含溶洞单元和裂缝单元,这两类单元交替出现组成了整个缝洞耦合系统,从而将毛管束物理模型抽象为溶洞、裂缝依次串联的数学模型。分别建立溶洞单元、裂缝单元的压降基本方程,再根据溶洞和裂缝连接处的边界条件,将溶洞单元和裂缝单元的压降基本方程整合起来,得到总压降模型。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建模困难、难以对井筒周围的压降情况进行预测的问题,实现了为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提供成体系的建模方法、便于对单井压力进行预测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发领域,具体涉及缝洞型串联储层单井压力预测模型建模方法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具有埋藏深、温度高、储集空间复杂、油水分布不规律等特征,在我国以塔河油田为典型代表。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开发实践表明,缝洞型储层中存在溶洞大尺度流动与裂缝多孔介质渗流组成的耦合流动,这为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建立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导致难以对井筒周围的压降情况进行预测,无法像常规储层一样通过压力预测来为注气增产提供准确的工艺参数依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缝洞型串联储层单井压力预测模型建模方法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建模困难、难以对井筒周围的压降情况进行预测的问题,实现为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提供成体系的建模方法、便于对单井压力进行预测的目的。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缝洞型串联储层单井压力预测模型建模方法,包括依次交替相连的溶洞、裂缝,包括以下步骤:
(a)将溶洞建立为圆柱形的溶洞单元,将裂缝建立为毛细管状的裂缝单元;溶洞单元中的流体流动等效为不规则的管流,裂缝单元中的流体流动等效为多孔介质的渗流;其中圆柱形模型的轴线与毛细管模型的轴线相互平行;
(b)建立溶洞单元的压降基本方程,建立裂缝单元的压降基本方程;
(c)确定溶洞和裂缝连接处的边界条件,使PVa=Pfb,QV=Qf,其中:
PVa、Pfb——溶洞单元、裂缝单元各自在连接点的压力,MPa;
QV、Qf——溶洞单元、裂缝单元各自在连接点的流量,m3/s;
(d)将所有溶洞产生压降的代数和与所有裂缝产生压降的代数和相加,得到总压降模型。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开发实践表明:缝洞型储层中存在溶洞大尺度流动与裂缝多孔介质渗流组成的耦合流动。针对储层的这一特点,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管流~渗流耦合流动模型,将溶洞近似取为圆柱形,溶洞之间通过裂缝渗流系统连接,将一个缝洞单元考虑成一种网状物理模型——即毛管束模型。在溶洞中的流体流动近似认为不规则的管流,即流体在圆管中的流动;在裂缝中的流体流动近似认为多孔介质的渗流。在此基础上,忽略重力的影响来建立数学模型。流体在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内的流动共包含两类单元:溶洞单元和裂缝单元,这两类单元交替出现组成了整个缝洞耦合系统,从而将毛管束物理模型抽象为溶洞、裂缝依次串联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之上,分别建立溶洞单元、裂缝单元的压降基本方程,再根据溶洞和裂缝连接处的边界条件,将溶洞单元和裂缝单元的压降基本方程整合起来,便于直接代数相加,从而得到总压降模型,即可通过得到的总压降模型对井筒周围的压降情况进行预测,进而为注气增产提供准确的工艺参数依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建模困难、难以对井筒周围的压降情况进行预测的问题,实现了为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提供成体系的建模方法、便于对单井压力进行预测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23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嘴
- 下一篇:双通道式同心大压差井下分层注水调节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