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成型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343924.4 申请日: 2019-04-26
公开(公告)号: CN110076938B 公开(公告)日: 2020-04-14
发明(设计)人: 冯雪;赵星蔚;梁紫微 申请(专利权)人: 清华大学
主分类号: B29C33/38 分类号: B29C33/38;B81C1/00;B81B7/04
代理公司: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代理人: 刘新宇
地址: 100084***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柔性 成型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提供一种柔性成型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取具有贯通的通孔的基材;在基材的第一表面涂覆第一金属涂层;在通孔中的靠近第一金属涂层的位置填充金属物质;在基材的第二表面涂覆第二金属涂层;在第二金属涂层,或者第一金属涂层和第二金属涂层的远离基材的表面涂覆光刻胶层;依据柔性成型体的配列方式,去除部分第二金属涂层和该部分第二金属涂层表面的光刻胶层,以使得部分通孔裸露出;在裸露出的通孔中填充光刻胶;去除剩于的第二金属涂层以及第二金属涂层表面的光刻胶层;腐蚀基材,并去除通孔中的金属物质,得到制备柔性成型体的模具;在模具中添加柔性聚合物溶液后固化。该柔性成型体与生物体之间的黏附性优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成型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柔性黏附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柔性电子的出现,彻底颠覆了传统电子的固有形态,它非常的轻薄柔软,甚至可以接近生物组织本身的材料特性,可以在拉伸延展、弯曲扭转的工况下而不影响本身的性能。柔性的设计,极大的扩展了电子器件在生物传感、软体机器人等方面的应用。相比于传统硬的电子传感器,柔性电子能够良好的适应生物体本身的机械特性,提高贴合程度和舒适度,有利于长期的检测降低外部噪音的干扰,使得测量信号更加准确。

目前柔性电子的柔性成型体大多基于柔性聚合物材料,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聚酰亚胺(PI)等,但这些材料本身并不具有粘性。为了使得柔性电子器件和生物体进行有效的贴合,除了依靠材料本身和生物体之间的范德华力之外,只能额外的利用胶带或者绷带进行贴合,即使这样,很多时候粘合效果依然不好。为此亟待开发一种本身就可以和生物体能够进行贴合的柔性成型体。

自然界的生物体的精巧构造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很多灵感,其中壁虎飞檐走壁就是非常典型的一种。通对壁虎脚的研究,人们发现,在微观尺度下,壁虎脚表面布满着一束束长度在30~130μm,直径为5μm的刚毛阵列,而每一根刚毛的末端又分岔为100~1000根绒毛,每根绒毛长度及宽度方向的尺寸约为200nm,厚度约为5nm。这些具有分级构造的微毛结构本身也不具有粘性,但通过极大地增加和接触物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两者之间的范德华力,从而提高了宏观的黏附性。也就是说通过材料进行仿壁虎脚的刚毛结构设计,就可以提高材料的黏附性。

目前,用于仿壁虎脚结构设计的刚毛材料包括有机聚合物如聚酰亚胺(PI)、聚氨酯(PU)、硅橡胶(PDMS)、光刻胶等以及无机的碳纳米管(CNT)。前者聚合物主要通过模板浇筑或者直接刻蚀的方法进行制备,但是很难做到纳米尺度,一般都在微米以上。后者碳纳米管主要通过阳极氧化铝(AAO)模板进行化学生长,每根刚毛的直径为几百纳米,高度为几十到几百微米,但是一般只有一层难以形成多级结构,黏附性较差。

引用文献[1]提供了一种仿生柔性干电极及其制作方法,包括导电仿生电极片和外部接口:所述导电仿生电极片表面具有仿壁虎的刚毛结构。一种仿生柔性干电极有三接结构,电极片的第一级和第二级追过微倒模的工艺能备,用PDMS制备一个具有两级结构的模具,将PDMS和碳纳米管CNT的混合物CPDMS填入模具,待CPDMS固化后,取下CPDMS制备的有两级结构的薄膜,然后通过inking技术,在两级结构的薄膜的第二级上形成第三级。但是该导电仿生电极片的第一级高度为10微米-100微米,第二级高度为1微米-50微米。括导电仿生电极片的尺寸不能达到纳米结构,黏附性较差。

引用文献[2]提供了一种液压驱动柔性仿壁虎脚趾的制备方法,其具体结构包括由聚二甲基硅氧烷制备的上两个腔体,每个腔体主动层外表面有均匀梯形凹槽和螺旋缠线,两个腔体共用一个被动层,此被动层嵌有单层聚酯单丝网,脚趾底侧表面设置皮瓣条状凸起平面,凸起平面上贴附一层仿刚毛阵列黏附材料,以及导液管。该产品的结构复杂,制备方法较为复杂,且不适合用于柔性电子器件。

引用文献:

引用文献[1]:CN103330562A

引用文献[2]:CN109334802A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39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