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再生混凝土拌合物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43929.7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4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向嵘;杨小兵;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衡鼎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20/02;C04B18/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05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再生混凝土 拌合物 粗骨料 细骨料 再生粗骨料 制备工艺 改性 制备 废旧混凝土 再生细骨料 操作安全 干燥收缩 活性粉末 颗粒改性 矸石 改性剂 硅藻土 塌落度 外加剂 重量份 泵送 抗折 黏土 生产工艺 混凝土 计量 水泥 检测 | ||
1.一种再生混凝土拌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混凝土拌合物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粗骨料100~115份、细骨料68~77份、水泥30~43份、活性粉末7~13份、水11~21份和外加剂0.75~1份;
所述粗骨料包括改性再生粗骨料和普通粗骨料,所述改性再生粗骨料与普通粗骨料的重量比为(0.25~0.35):1;
所述改性再生粗骨料以硅藻土、黏土和矸石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作为改性剂对废旧混凝土颗粒改性获得,所述改性剂的重量占废旧混凝土颗粒的30%~45%;
所述细骨料包括再生细骨料和普通细骨料,所述再生细骨料与普通细骨料的重量比为(0.4~0.5):1;
所述活性粉末包括粉煤灰、硅灰和矿渣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拌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剂为矸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拌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再生粗骨料的平均粒径5mm~31.5mm,由5mm~31.5mm连续粒级级配和16mm~31.5mm单粒级级配组合配成5mm~31.5mm连续粒级级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拌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细骨料包括废旧混凝土破碎时产生的细集料和破碎后的混凝土水洗时沉淀在水中的细集料,所述再生细集料的平均粒径为0.25mm~0.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拌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普通粗骨料为碎石,所述普通细骨料为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拌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粉末包括粉煤灰、硅灰和矿渣,所述粉煤灰、硅灰和矿渣的重量比为(3~4):0.5: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拌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剂为减水剂。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拌合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检测:各原材料按批次检测,检查其质量证书、细度、级配以及检测其生产配合比的适应性,不合格的原材料拒收;
计量:各原材料按配合比数据进行称量;
混合:将改性再生粗骨料与普通粗骨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粗骨料,将再生细骨料和普通细骨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细骨料,将混合粗骨料与混合细骨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骨料;
搅拌:将称量好重量的水泥、活性粉末和外加剂加入混合骨料内,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在将水加入混合料内,搅拌均匀,即可制得再生混凝土拌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拌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粗骨料的制备如下:
将废旧的混凝土破碎,筛选,选出其中平均粒径为5mm~31.5mm的颗粒,进行清洗,得到再生粗骨料;将矸石粉碎成细度为0.05~0.1mm的矸石粉末,将矸石粉末溶解在浓度为30%~35%的乙酸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将再生粗骨料与混合液按重量比为(5~10):1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直到85%~92%的混合液被吸入再生粗骨料内为止,干燥,即可制得改性再生粗骨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拌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细骨料的制备如下:
将废旧混凝土破碎,收集破碎石时产生的平均粒径为0.25mm~0.5mm的集料作为细集料一;收集破碎后的混凝土在水洗时沉淀在水中的细集料,清洗水中沉淀的细集料,将清洗后的细集料晒干,过筛,筛选出平均粒径为0.25mm~0.5mm的集料作为细集料二;将细集料一和细集料二混合均匀,即可制得再生细集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衡鼎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衡鼎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392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