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鳐鱼形泳池落物检测捕捞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49346.5 | 申请日: | 201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6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5 |
发明(设计)人: | 施子凡;施维;陈轩宇;宗意凯;夏靖研;陆慧君;何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密特自动装备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4/16 | 分类号: | E04H4/16;E02B15/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睿之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96 | 代理人: | 周中民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鱼形 泳池 检测 捕捞 | ||
鳐鱼形泳池落物检测捕捞器,涉及水下捕捞装置。本发明包括鳐鱼形壳体、盒式储仓、通信立杆,鳐鱼形壳体前端设有透明罩,鳐鱼形壳体的底部中间设有透明平面罩,鳐鱼形壳体尾部设有半尾鳍;透明罩内设有倾角摄像头和垂直摄像头;透明平面罩内设有中部垂直摄像头,透明平面罩下方设有盒式储仓,鳐鱼形壳体对称设有四个垂直推进器,鳐鱼形壳体前后侧对称设有前置水平推进器及后置水平推进器;通信立杆设于鳐鱼形壳体中心处,通信立杆包括通信天线及工作指示灯。本发明可以智能高效的进行检测捕捞泳池池底落物并实时传输所摄图像,设计结构合理,易于拆卸维修,便于操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下捕捞装置,尤其是一种将鳐鱼形壳体与盒式储仓相结合的鳐鱼形泳池落物检测捕捞器。
背景技术
随着游泳这一运动项目逐渐在我们生活中不断被普及推广,越来越多的人前往室内游泳馆进行锻炼,这对泳池的安全卫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人们往往会有意无意得在泳池中留下垃圾或遗落自己的首饰手表等部件。人们在泳池打捞这些落物时,面临着水面波动,需打捞的落物数量过多,落物离岸较远等各种问题。
现有技术中,人们可以用捞网对泳池落物进行打捞,但人工打捞效率较低且对体积较小的落物打捞较为困难,同时对离岸较远的落物打捞较为困难,人工成本高;还可以使用水下遥控机器人,但其成本较高,控制难度大,且捕捞效果受制于操作人员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研制出一种结构合理、便于操控、可靠智能且能够解决泳池落物打捞困难的问题的机器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鳐鱼形泳池落物检测捕捞器,可以智能高效得完成对泳池内各种落物的捕捞。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鳐鱼形泳池落物检测捕捞器,包括鳐鱼形壳体,所述鳐鱼形壳体的每侧至少设置一个用于控制机器上浮和下沉的垂直推进器,垂直推进器通过第三支架与鳐鱼形壳体相连;鳐鱼形壳体的前端两侧分别对称设有用于控制机器前进和后退的前置水平推进器,前置水平推进器通过第一支架与鳐鱼形壳体相连;鳐鱼形壳体的后端两侧分别对称设有用于控制机器左转和右转的后置水平推进器,后置水平推进器通过第二支架与鳐鱼形壳体相连;
鳐鱼形壳体内部的重心处设有配重块,配重块上方放置中央处理器、信号收发器和设备控制器;
鳐鱼形壳体的前端设有透明罩,透明罩内设有倾角摄像头和垂直摄像头;鳐鱼形壳体的底部中心设有透明平面罩,透明平面罩内设有中部垂直摄像头,透明平面罩的下方设有盒式储仓;鳐鱼形壳体的尾部通过半尾鳍驱动舵机与半尾鳍连接;鳐鱼形壳体的顶部中心设有通信立杆,通信立杆的内部为通信天线,通信立杆的顶端为工作指示灯。
进一步地,本发明中盒式储仓的内壁设有前打孔储仓壁、后打孔储仓壁、左密闭储仓壁和右密闭储仓壁,盒式储仓的底部由闸门和储物隔板构成,闸门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矩形闸板,矩形闸板的两边设有闸板舵机,闸板舵机分别固定在左密闭储仓壁和右密闭储仓壁上;左密闭储仓壁和右密闭储仓壁之间设有推动储物隔板的推移装置,推移装置包括舵机和推板,通过链条连接的舵机与齿轮分别固定在左密闭储仓壁内壁的两端和右密闭储仓壁内壁的两端,推板与链条相连。
进一步地,本发明中半尾鳍位于鳐鱼形壳体的轴线上,半尾鳍高于盒式储仓的底部平面,且半尾鳍长度为鳐鱼形壳体的三分之一。
进一步地,本发明中倾角摄像头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
进一步地,本发明中静止状态下推板的斜面与矩形闸板的水平面夹角为30°。
进一步地,本发明中闸板舵机转动带动矩形闸板分开与闭合,进而实现了控制盒式储仓拾取物体的动作;舵机驱动链条转动并带动推板移动,将所拾取落物推移至储物隔板后侧,防止落物在下次矩形闸板分开时离开鱼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密特自动装备无锡有限公司,未经施密特自动装备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93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