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祛寒逐风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在风寒湿痹症方面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54159.6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4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效栓;李喜香;李季文;李盛华;张宏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84 | 分类号: | A61K36/884;A61K9/16;A61P29/00;A61P19/02;A61P19/08;A61K35/586 |
代理公司: | 杭州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侯兰玉 |
地址: | 73005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量份 中药组合物 祛寒 风寒湿痹症 制备 现代制剂技术 传统中医药 机械化生产 生产成本低 传统汤剂 基层单位 健康生活 中药处方 中医用药 细辛 醋鳖甲 威灵仙 制川乌 白术 川芎 附片 龟甲 花椒 秦艽 泽泻 应用 生产 | ||
1.一种祛寒逐风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以重量份计的组分:黑附片5~20重量份、制川乌5~15重量份、花椒5~15重量份、细辛3~20重量份、白术3~30重量份、制龟甲3~30重量份、醋鳖甲3~30重量份、泽泻3~30重量份、秦艽3~30重量份、川芎3~30重量份、威灵仙3~30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祛寒逐风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黑附片3~10重量份、制川乌3~10重量份、花椒3~10重量份、细辛3~15重量份、白术4.5~30重量份、制龟甲4.5~20重量份、醋鳖甲4.5~20重量份、泽泻4.5~30重量份、秦艽4.5~30重量份、川芎4.5~30重量份、威灵仙4.5~30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祛寒逐风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为适合服用的任何剂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祛寒逐风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剂型选自:液体制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丸剂、散剂、膏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祛寒逐风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剂型中辅料选自:微晶纤维素、淀粉、糊精、蔗糖、水苏糖、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滑石粉、硬脂酸镁、山梨醇酐单油酸酯、甘氨酸、明胶、甘油、水或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6.一种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祛寒逐风中药组合物制备中药处方颗粒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提取:按配方称取黑附片、制川乌、花椒、细辛、白术、制龟甲、醋鳖甲、泽泻、秦艽、川芎、威灵仙,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2.0±0.2h,第二次1.5±0.2h,合并2次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浓缩液;
(2)醇沉:浓缩液中加入90-95%质量浓度的乙醇溶液使体系含醇量达50±5%,静置12-24h;
(3)浓缩: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过滤,收集药液,浓缩,浓缩液备用;
(4)颗粒剂制备:将步骤(3)得到的浓缩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5-1.30(30℃)的浸膏,浸膏与辅料以1:5-7的重量比混匀,制粒,干燥,整粒,封装,即得颗粒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8(90℃~95℃)后冷却至室温。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是糖粉、糊精或淀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9.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祛寒逐风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肩周炎,颈椎病等属风寒湿痹,出现骨节疼痛,四肢麻木,关节肿胀,畸形等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中医院,未经甘肃省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415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