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祛寒逐风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在风寒湿痹症方面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54159.6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4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效栓;李喜香;李季文;李盛华;张宏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84 | 分类号: | A61K36/884;A61K9/16;A61P29/00;A61P19/02;A61P19/08;A61K35/586 |
代理公司: | 杭州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侯兰玉 |
地址: | 73005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量份 中药组合物 祛寒 风寒湿痹症 制备 现代制剂技术 传统中医药 机械化生产 生产成本低 传统汤剂 基层单位 健康生活 中药处方 中医用药 细辛 醋鳖甲 威灵仙 制川乌 白术 川芎 附片 龟甲 花椒 秦艽 泽泻 应用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处方,特别涉及一种祛寒逐风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在风寒湿痹症方面的应用。一种祛寒逐风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以重量份计的组分:黑附片5~20重量份、制川乌5~15重量份、花椒5~15重量份、细辛3~20重量份、白术3~30重量份、制龟甲3~30重量份、醋鳖甲3~30重量份、泽泻3~30重量份、秦艽3~30重量份、川芎3~30重量份、威灵仙3~30重量份。本发明祛寒逐风方组方合理,疗效明确,剂量准确,符合现代人健康生活的需求。且生产简单,生产成本低,是传统中医药与现代制剂技术结合的产品,保持了传统汤剂的优点,既符合中医用药特点又适于机械化生产,也适用于基层单位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处方,特别涉及一种祛寒逐风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在风寒湿痹症方面的应用,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风寒湿痹痛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和疑难病症,中医统称“痹症”,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痛风、系统性硬皮病、雷诺病及皮肌炎等多种疾病。中医“痹症”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其形成机理是由于肝、肾气血亏虚,卫气不固,风、寒、湿邪趁虚而入,侵袭人体经脉、筋骨、关节,导致经脉气血不通,气滞、血瘀、痰凝等互结为病,故不通则痛,若邪毒循经脉注入筋骨,久留不出,潜伏于内,累及肝、肾,则出现关节肿胀、疼痛、经脉强直拘孪、骨节僵硬、伸屈不利,甚则循经侵袭脏腑,可致脏腑功能失调,疾病缠绵难愈,其临床辨证常分为发作期和稳定期。
西医目前尚无特效药物,现有药物只能缓解疼痛,减轻炎症反应,延缓和控制病情进展,并不能完全控制关节破坏,且容易复发,加之服用后特别是长时间大剂量服用后不良反应较多,主要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皮疹肝肾损害骨髓抑制等。
中医学认为风湿病也称“痹证、痹病”,是以肢体疼痛、重着、肿胀、屈伸不利为主要症状。中医药虽然短期止痛、消肿效果不是特别明显,不会立竿见影,但是和西药相比,其副作用小,而且中药可以从根本上、整体上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长远效果良好,标本兼治,在临床应用中也受到了广大患者的青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祛寒逐风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作为一种中药处方具有温经活络,除湿消肿,活血止痛,益肾强筋之功效。
颗粒剂等研制的不同剂型制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祛寒逐风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以重量份计的组分:黑附片5~20重量份、制川乌5~15重量份、花椒5~15重量份、细辛3~20重量份、白术3~30 重量份、制龟甲3~30重量份、醋鳖甲3~30重量份、泽泻3~30重量份、秦艽3~30 重量份、川芎3~30重量份、威灵仙3~30重量份。
作为优选,黑附片3~10重量份、制川乌3~10重量份、花椒3~10重量份、细辛 3~15重量份、白术4.5~30重量份、制龟甲4.5~20重量份、醋鳖甲4.5~20重量份、泽泻4.5~30重量份、秦艽4.5~30重量份、川芎4.5~30重量份、威灵仙4.5~30重量份。
作为优选,为适合服用的任何剂型。作为优选,所述剂型选自:液体制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丸剂、散剂、膏剂。
作为优选,所述剂型中辅料选自:微晶纤维素、淀粉、糊精、蔗糖、水苏糖、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滑石粉、硬脂酸镁、山梨醇酐单油酸酯、甘氨酸、明胶、甘油、水或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一种用所述的祛寒逐风中药组合物制备中药处方颗粒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中医院,未经甘肃省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41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