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产丙酮酸的酿酒酵母工程菌株及其发酵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358778.2 申请日: 2019-04-30
公开(公告)号: CN110106098B 公开(公告)日: 2022-05-20
发明(设计)人: 李亿;王青艳;秦艳;朱婧;梁戈;彭龙云;潘丽霞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科学院
主分类号: C12N1/19 分类号: C12N1/19;C12N15/81;C12N1/36;C12P7/40;C12R1/865
代理公司: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代理人: 董柏雷
地址: 530007 广西壮族自治***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高产 丙酮酸 酿酒 酵母 工程 菌株 及其 发酵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产丙酮酸的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株,菌株分类命名为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XY‑156A,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9129。本发明所述的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株XY‑156A,能够利用大量葡萄糖发酵生产丙酮酸,在分批补料发酵76h之后,发酵液中的丙酮酸浓度可达105g/L,丙酮酸得率为0.5g/g葡萄糖,在丙酮酸发酵生产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产丙酮酸的酿酒酵母工程菌株及其发酵方法,属于发酵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丙酮酸(pyruvic acid),一种浅黄色至黄色的透明液体,广泛存在于人体、动植物及微生 体内,是细胞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丙酮酸及其盐作为一类重要的平台化合物,在化 工、制药、农用化学品、食品保健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例如,丙酮酸及其盐是合成L-酪氨 酸、L-色氨酸、维生素B6、N-乙酰-D-神经氨酸、(R)-乙酰基苯甲醇等重要化合物的前体物 质;此外,在抗疲劳、增加耐力、降血脂、减肥等人类健康保健方面具有潜在应用。

目前,工业化生产丙酮酸主要采用化学合成法,主要是通过酒石酸和焦硫酸钾混合,酒 石酸发生脱水脱羧而生成丙酮酸,该方法操作简单,存在成本较高,产率低、污染环境等明 显缺点;与之相比,生物发酵法因具有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产生的丙酮 酸具有被生物膜识别的左旋结构光学活性等特点,因而更具有市场竞争优势。

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又称面包酵母或出芽酵母,被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 (FDA)认证为GRAS(Generally RegardedAs Safe)微生物,具有营养需求简单、产品分离工 艺成本低廉、能耐受低pH条件、对产物和底物的耐受性强、发酵产品具有安全性等优点; 并且S.cerevisiae作为真核模式微生物,遗传信息丰富,代谢改造操作简便,因而被认为是发 酵生产丙酮酸的潜在最适菌株。

由于野生型S.cerevisiae在长期自然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偏好性产乙醇的机制,自身有机酸 (如丙酮酸、苹果酸等)积累量很低。而对于目标产物(丙酮酸)而言,乙醇的产生势必会 造成大量碳代谢流量和还原力浪费,丙酮酸不能大量积累;因此,乙醇合成途径的弱化或阻 断是实现S.cerevisiae大量积累丙酮酸的关键。对乙醇合成途径进行弱化或阻断的策略主要包 括:(1)缺失乙醇脱氢酶;(2)缺失丙酮酸脱羧酶;(3)同时弱化乙醇脱氢酶和丙酮酸。乙 醇脱氢酶缺失可完全消除乙醇的产生,但会造成毒性物质乙醛的大量堆积,对细胞产生严重 的毒害作用。丙酮酸脱羧酶是乙醇代谢路径上游的限速酶,该酶受三个结构基因(pdc1、pdc5、 pdc6)表达调控。其中,pdc1和pdc5在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表现活性,pdc6则在非葡 萄糖碳源如乙醇、乳糖等中表现活性。同时敲除pdc1、pdc5和pdc6,获得的工程菌株则无法 在葡萄糖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但通过对菌株进行驯化和筛选,可获得能利用葡萄糖 并大量积累丙酮酸的菌株。近年来,有关改造酿酒酵母积累丙酮酸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如,Yuma Ito等敲除了酿酒酵母的adh1、adh2、adh3、adh4、adh5得到工程菌株S149,该 菌株乙醇产量有了明显降低,但仍有乙醇产生,而且由于乙醛的大量堆积,菌株生长缓慢。 天津科技大学的邓旭衡以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Y2为出发菌株,通过敲除pdc1和pdc5最 终获得工程菌株S.cerevisiae Y2-15,并在后续发酵实验中利用该菌株以80g/L葡萄糖为底物 发酵96h,最终获得的丙酮酸浓度为24.85g/L,产率为0.26g/(L.h)。Wang等以丙酮酸脱羧酶 缺陷菌株pdc-S.cerevisiae BY5419为出发菌株,通过定向进化策略筛选到一株能够利用葡萄 糖发酵生产丙酮酸的工程菌株BY5419-A0,后期利用该菌株分别在葡萄糖浓度为100g/L和 150g/L的YPD培养基条件下进行发酵120h,获得的丙酮酸浓度分别为64.8g/L、66.4g/L, 产率分别为0.54g/(L.h)、0.55g/(L.h),发酵过程中并没有乙醇产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学院,未经广西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87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