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评价地层条件下岩心自发渗吸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59161.2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22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浩;廖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蒋常雪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评价 地层 条件下 岩心 自发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评价地层条件下岩心自发渗吸的装置,包括可视化恒温箱(8)和设置于所述可视化恒温箱(8)内部的第一中间容器(401)、第二中间容器(402)、第三中间容器(403),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化恒温箱(8)内部设置有白油液压泵(12),所述第二中间容器(402)位于所述第一中间容器(401)下方,所述第三中间容器(403)位于所述第三中间容器(403)的一侧,所述第一中间容器(401)、第二中间容器(402)和第三中间容器(403)之间设置有液压管线(15) ,所述液压管线(15)共设置有四个端口,所述第一中间容器(401)、第二中间容器(402)和第三中间容器(403)上均通过螺丝圈(5)转动连接有容器盖(16) ,所述液压管线(15)上的四个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一中间容器(401)、第二中间容器(402)、第三中间容器(403)上的容器盖(16)和白油液压泵(12)相连接,所述第一中间容器(401)、第二中间容器(402)、第三中间容器(403)内部均设置有活塞(7),所述第一中间容器(401)内部位于所述活塞(7)上方放置岩心(6),所述第二中间容器(402)、第三中间容器(403)上的容器盖(16)内部均设置有细钢管(13),所述第二中间容器(402)、第三中间容器(403)上的容器盖(16)内部位于所述细钢管(13)上方放置岩心(6) ,所述第一中间容器(401) 、第二中间容器(402)、第三中间容器(403)上的容器盖(16)均通过空心钢短节(14)连接有测量室(1),所述第一中间容器(401)内部位于所述活塞(7)上方设置有地层水(9),所述第二中间容器(402)内部位于所述活塞(7)下方设置有气体(10),所述第三中间容器(403)内部位于所述活塞(7)下方设置有原油(11);
所述容器盖(16)上与所述液压管线(15)连接所述第一中间容器(401)、第二中间容器(402)、第三中间容器(403)的四个端口处均设置有压力阀门(2)和压力表(3),其中,所述容器盖(16)上的压力阀门(2)用于泄压,所述液压管线(15)上的压力阀门(2)用于控制压力大小,所述容器盖(16)上的压力表(3)用于控制和检测所述第一中间容器(401)、所述第二中间容器(402)、所述第三中间容器(403)内部压力,所述液压管线(15)上的压力表(3)用于控制和检测所述第一中间容器(401)、所述第二中间容器(402)、所述第三中间容器(403)的进口压力;
所述测量室(1)采用耐温耐压玻璃或宝石材料,其他装置均采用耐高温高压材料制成,所述空心钢短节(14)通过丝扣与测量室(1)以及容器盖(16)相连接;
所述液压管线(15)采用液压软管,可人为使其变形;
所述第二中间容器(402)、所述第三中间容器(403)上的盖体内部设置有一排细钢管(13),所述细钢管(13)之间的间隙为22mm,用于放置岩心。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评价地层条件下岩心自发渗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S1、检查装置的密封性,使装置处于一个封闭状态,并憋压到5Mpa,3分钟后看压力表盘是否变化;
S2、在第一中间容器(401)内壁涂覆疏油剂,在第三中间容器(403)内壁涂覆疏水剂,根据测量内容在第二中间容器(402)内壁涂覆疏油剂或疏水剂;
S3、对需要测试的岩样进行洗盐、洗油、烘干、称重以及抽真空饱和油/水等预处理;
S4、将预处理好的岩心用干净毛巾擦拭其表面油/水,并将其放入相应的渗吸装置中,使其浸泡在相对应得渗吸介质中;
S5、将可视化恒温箱(8)调至指定温度,并计时;
S6、白油液压泵(12)途径液压管线(15)对实验装置进行施压,直到达到所需压力;
S7、第一中间容器(401)渗吸出来的油进入到第一中间容器(401)上的测量室(1)的上部,第三中间容器(403)渗吸出来的水进入到第三中间容器(403)上的测量室(1)的下部,第二中间容器(402)渗吸出来的水/油进入到第二中间容器(402)上的测量室(1)的下部;
S8、每隔一小时记录各个测量室(1)的读数,并根据得到的数据进行计算和绘制曲线图,实现对渗吸效率的评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未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916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