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评价地层条件下岩心自发渗吸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59161.2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22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浩;廖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蒋常雪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评价 地层 条件下 岩心 自发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价地层条件下岩心自发渗吸的装置及方法,包括测量室、中间容器以及加温加压装置,其中中间容器是可开盖式中间容器,其上连接有螺丝圈、活塞、压力阀门、压力表、细钢管以及各种渗吸介质;加温加压装置包括压力阀门、压力表、可视化恒温箱以及白油液压泵;测量室与中间容器通过空心钢短节连接;加压装置通过液压管线对中间容器施加压力。本发明可以模拟并测量地层条件下(高温高压)渗吸脱油率,并且能够同时测量不同压力不同温度下的水驱油、油驱水以及气驱油或水的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渗吸仪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评价地层条件下岩心自发渗 吸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渗吸仪研究储层渗透性质,通过实验分析渗吸量、渗吸速度,预测产量 以及渗吸效率(通过一定时间内的出油量与原始饱和油量的比值),为油气 开采提供基本参数。目前已有一些用于测量渗吸的仪器装置及配套的测量方 法,但大部分都是用于常温常压的环境中,如彭昱强(彭昱强,用于自发渗 吸驱油的新型自吸仪:CN201233391Y)研发的渗吸装置虽然确保了岩心各个 面与渗吸溶液充分接触,仪器简单,同时固定了岩心位置,但不能施压、加 温;适用于高压环境中的张翼(张翼、樊剑、朱友益等,渗吸仪:CN102360001B) 的发明专利,未提及实验温度,仪器太笨重,在拆卸清洗各部分时容易破坏 接口,再加上各部分之间使用沉槽结构,可能多次拆卸后密封性能会下降; 西南石油大学的吕栋梁(吕栋梁、文白娟、唐海等,一种高温高压条件下渗 吸动态测定装置:CN104020098A)发明的用于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渗吸装置, 将渗吸装置与传感器相结合,采用电脑直接读数与计算,降低了操作人员的 劳动强度,提高了记录的准确性,但只能进行水渗吸岩心实验。另外,针对 一些含油量少且渗透率低的岩心,若不对装置内表面进行处理,则会导致壁 面会有残留,导致极大的实验误差。
目前存在的装置只能进行水驱替油实验,测量方法和内容单一,不能全 面反映岩心的渗吸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评价地层条件下岩心自发渗吸的装置及 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评价地层条件下岩心自发渗吸的装置及方法,包括可视化恒温箱和 设置于所述可视化恒温箱内部的第一中间容器、第二中间容器、第三中间容 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化恒温箱内部设置有白油液压泵,所述第二中间 容器位于所述第一中间容器下方,所述第三中间容器位于所述第三中间容器 的一侧,所述第一中间容器、第二中间容器和第三中间容器之间设置有液压 管线,所述液压管线共设置有四个端口,所述第一中间容器、第二中间容器 和第三中间容器上均通过螺丝圈转动连接有容器盖,所述液压管线上的四个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一中间容器、第二中间容器、第三中间容器上的容器盖和 白油液压泵相连接,所述第一中间容器、第二中间容器、第三中间容器内部 均设置有活塞,所述第一中间容器内部位于所述活塞上方放置岩心,所述第 二中间容器、第三中间容器上的容器盖内部均设置有细钢管,所述第二中间 容器、第三中间容器上的容器盖内部位于所述细钢管上方放置岩心,所述第 一中间容器、第二中间容器、第三中间容器上的容器盖均通过空心钢短节连 接有测量室,所述第一中间容器内部位于所述活塞上方设置有地层水,所述 第二中间容器内部位于所述活塞下方设置有气体,所述第三中间容器内部位 于所述活塞下方设置有原油。
优选的,所述容器盖上与所述液压管线连接所述第一中间容器、第二中 间容器、第三中间容器的四个端口处均设置有压力阀门和压力表,其中,所 述容器盖上的压力阀门用于泄压,所述液压管线上的压力阀门用于控制压力 大小,所述容器盖上的压力表用于控制和检测所述第一中间容器、所述第二 中间容器、所述第三中间容器内部压力,所述液压管线上的压力表用于控制 和检测所述第一中间容器、所述第二中间容器、所述第三中间容器的进口压 力。
优选的,所述测量室采用耐温耐压玻璃或宝石材料,其他装置均采用耐 高温高压材料制成,所述空心钢短节通过丝扣与测量室以及容器盖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未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91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