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冲压件冲压回弹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60415.2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47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冯程阳;孙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和泰汽车配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02 | 分类号: | B21D5/02;B21D37/10;B21D3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绘聚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32 | 代理人: | 陈卫 |
地址: | 246400 安徽省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压 回弹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冲压件冲压回弹控制方法,该冲压件冲压回弹控制方法由冲压模具(1)、冲压装置(2)和气动冲压设备相配合完成;所述的冲压模具(1)包括左半模具(11)、右半模具(12)、气压吸附模块(13)和锁紧模块(14),所述的左半模具(11)外壁上均匀设置有定位销,右半模具(12)的外壁上对应的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的左半模具(11)和右半模具(12)的前后外壁上分别通过锁紧模块(14)相连接;所述的左半模具(11)和右半模具(12)的下端外壁上均匀设置有气孔,左半模具(11)和右半模具(12)的底端均通过螺栓安装有气压吸附模块(13);
所述的气压吸附模块(13)包括U型台(131)和橡胶气栓(132),所述的U型台(131)下端均匀设置有通孔,橡胶气栓(132)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分别安装在左半模具(11)和右半模具(12)的气孔下端,所述的橡胶气栓(132)下端与U型台(131)下端的通孔相互贴合;
所述的锁紧模块(14)包括锁紧板(141)、锁紧弹簧(142)和锁紧栓(143),所述的锁紧板(141)通过卡扣连接在左半模具(11)和右半模具(12)上,所述的锁紧弹簧(142)分别连接在左半模具(11)和右半模具(12)所开设的切槽内壁上,锁紧弹簧(142)的另一端连接在锁紧栓(143)上,所述的锁紧栓(143)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切槽内;
所述的冲压装置(2)包括外接柱(21)、上冲压块(22)、下冲压块(23)、连接筒(24)、驱动模块(25)和冲压模块(26);所述的外接柱(21)下端安装有上冲压块(22),上冲压块(22)的下端连接有连接筒(24),连接筒(24)的下端连接有下冲压块(23),所述的连接筒(24)下端为空心结构,且连接筒(24)的下端外壁均匀设置有矩形切槽,矩形切槽内通过滑动配合方式设置有驱动模块(25),所述的上冲压块(22)与下冲压块(23)为相同结构,且上冲压块(22)下端内壁均匀设置若干滑动槽,滑动槽内设置有冲压模块(26);所述的驱动模块(25)与冲压模块(26)相互配合;
所述的驱动模块(25)包括驱动气缸(251)、驱动盘(252)、楔形块(253)和辅助轮(254),所述驱动气缸(251)的顶端连接有驱动盘(252);所述的驱动盘(252)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连接筒(24)内部;驱动盘(252)的圆周外壁均匀设置有楔形块(253),所述的楔形块(253)外壁通过轴承设置有辅助轮(254);
所述的冲压模块(26)包括弧形活动块(261)、复位弹簧(262)、梯形块(263)和弧形冲压块(264);所述的弧形活动块(261)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上冲压块(22)和下冲压块(23)上的滑动槽内,弧形活动块(261)的一端内壁上下对称设置有复位弹簧(262),复位弹簧(262)的另一端连接在滑动槽的内壁上,弧形活动块(261)的内壁设置有梯形块(263),所述的梯形块(263)与楔形块(253)相互配合;弧形活动块(261)的外壁设置有弧形冲压块(264);
该冲压件冲压回弹控制方法的具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固定安装:将冲压模具(1)固定在水平的工作台上;同时将冲压装置(2)的外接柱(21)连接在气动冲压设备上;
步骤二、坯料放料:将6mm以下的待冲压的金属薄板按照预设定的尺寸进给到冲压模具(1)上端,并将金属薄板进行固定;
步骤三、坯料一次冲压:通过控制冲压装置(2)向下急速运动使得坯料拉伸变形完成一次冲压;
步骤四、二次冲压:经过步骤三中的一次冲压成型后的冲压件产生弹性卸载,出现局部变形;保持冲压装置(2)与冲压件冲压后的贴合状态,再通过驱动气缸(251)的往复运动控制弧形冲压块(264)对冲压件的内壁进行反复冲压作业,加强冲压件的整体结构特性;
步骤五、脱模:对冲压模具(1)进行拆卸分离,取出冲压件,并经过人工肉眼观察筛选的方式,去除凸起、凹陷、裂纹和破损缺陷的不合格冲压件;
步骤六、码垛:对合格的冲压件进行码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和泰汽车配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和泰汽车配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041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管焊接垫板的成型装置
- 下一篇:可调节排辊成型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