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角度补偿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1655.4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3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B25B1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吴强;李雪莹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角度 补偿 装置 | ||
1.一种角度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补偿装置包括:
第一关节轴承(110),其外圈与第一支撑件(130)固定连接;
第二关节轴承(120),其外圈与滑动板(150)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板(150)支撑在第二支撑件(140)上且所述滑动板(150)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件(140)滑动;
适配件(160),所述适配件(160)包括安装板(161)以及与所述安装板(161)固定连接的轴杆(162),所述安装板(161)用于固定待装配的工件,所述轴杆(162)从所述安装板(161)出发依次延伸穿过所述第一关节轴承(110)的内圈和所述第二关节轴承(120)的内圈;以及
设置在所述滑动板(150)与所述第二支撑件(140)之间的锁止机构(170),用于锁止所述滑动板(150)与所述第二支撑件(140)的相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杆(162)与所述第一关节轴承(110)的内圈过盈配合或间隙配合,所述轴杆(162)与所述第二关节轴承(120)的内圈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补偿装置包括壳体(180),所述第一支撑件(130)与所述第二支撑件(140)是所述壳体(180)的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适配件(160)与所述第一支撑件(130)之间设有联轴器(190),用于限制所述适配件(160)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件(130)的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支撑件(140)的中心设有开口,所述轴杆(162)延伸穿过所述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170)包括延伸穿过所述第二支撑件(140)和所述滑动板(150)的锁销(171),所述锁销(171)的上端压抵所述滑动板(150)的上表面,所述锁销(171)的下端延伸穿过压板(172),所述压板(172)压抵所述第二支撑件(140)的下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角度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170)包括气缸(173),通过所述气缸(173)来锁止所述滑动板(150)与所述第二支撑件(140)的相对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支撑件(140)上用于支撑所述滑动板(150)的支撑面构造为平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板(161)上设有工装(163),用于固定待装配的工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补偿装置包括立柱(200),所述立柱(200)延伸穿过所述第一支撑件(130)和所述第二支撑件(140),并且将所述第一支撑件(130)和所述第二支撑件(140)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165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