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管混凝土桩及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61867.2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14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8B21/04 | 分类号: | B28B21/04;B28B11/24;E02D5/30;E02D5/72;B23P1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燕肇琪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管 混凝土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管混凝土桩,包括多节钢管,每节钢管内部灌注有混凝土,多节钢管首尾之间通过连接件相连形成桩体,桩体的顶端通过连接件与加载装置连接,加载装置驱动桩体压进土体,桩体的底端固接锥形桩头以固定桩体,每节钢管外壁沿周向从一端至另一端固接有螺旋加劲肋,多节钢管形成的桩体上的螺旋加劲肋沿一个旋向连续。本发明另一个方案提供了一种钢管混凝土桩的制造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钢管混凝土桩桩侧摩阻力较小导致桩身承载力不够、传统焊接连接速度慢、易受天气影响、质量不易保证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管混凝土桩,涉及一种钢管混凝土桩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桩作为一种杆状构件,将上部结构的重量通过桩身传递到土层或岩层当中,保持整体建筑较少的沉降,进而确保建筑的安全,对于建筑物来说至关重要。实际工程中,桩的种类繁多,按荷载传递形式进行划分,基本可分为摩擦桩、端承摩擦桩、端承桩和摩擦端承桩。摩擦桩是指桩处于较软的土层中,竖向荷载主要由桩的侧摩擦阻力承担,桩端阻力基本可忽略;端承摩擦桩是指竖向荷载主要由桩的侧摩擦阻力和桩端阻力共同承担,其中以侧摩擦阻力为主;端承桩是指桩端处于坚硬的岩层等持力层中,竖向荷载主要由桩端阻力承担,桩的侧摩擦阻力基本可忽略;摩擦端承桩是指竖向荷载主要由桩的侧摩擦阻力和桩端阻力共同承担,其中以桩端阻力为主。
由于建筑物所处的地质条件不同,当持力层较深时,如果采用端承桩或摩擦端承桩设计,需要的桩身长度较大,给工程施工及造价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因此,摩擦桩和端承摩擦桩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施工性及经济性,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常规的摩擦桩和端承摩擦桩包括钢管混凝土桩、钢筋混凝土桩、型钢桩等。其中钢管混凝土桩是把混凝土灌入钢管中并捣实,钢管与核心混凝土共同作用的一种桩。钢管约束核心混凝土,其受力性能得到提升;混凝土同时给予钢管以支撑,稳定性能提高,钢管厚度可大幅度降低,以实现其经济性。同时,钢管作为模具,可免除支模工序,方便施工。然而,普通钢管混凝土桩虽然自身承载力较高,但桩身表面光滑,桩侧摩阻力较小,导致桩身承载力不够,难以发挥出摩擦桩和端承摩擦桩的优势,同时普通钢管混凝土桩通常由多节桩身组成,相邻桩身多采用焊接方式连接,焊接操作简单,但存在施工效率低,用时长,易受到天气影响等问题,不利于工程应用,同时现场焊接残余变形较大,连接质量不易得到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管混凝土桩,解决了现有钢管混凝土桩桩侧摩阻力较小导致桩身承载力不够、连接速度慢、质量不易得到保证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管混凝土桩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管混凝土桩,包括多节钢管,每节钢管内部灌注有混凝土,多节钢管首尾之间通过连接件相连形成桩体,桩体的顶端通过连接件与加载装置连接,加载装置驱动桩体压进土体,桩体的底端固接锥形桩头以固定桩体,每节钢管外壁沿周向从一端至另一端固接有螺旋加劲肋,多节钢管形成的桩体上的螺旋加劲肋沿一个旋向连续。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钢管两端分别固接有圆形的第一端板,第一端板中心开有混凝土灌注孔以使混凝土灌入钢管内部,第一端板上开有螺栓孔,第一端板通过螺栓与连接件连接。
连接件包括连接钢管,连接钢管的两端分别固接有圆形的第二端板,第二端板中心开有与连接钢管同轴的通孔,通孔小于连接钢管的直径,方便混凝土通过连接件灌注进钢管内部,第二端板上开有螺栓孔,第二端板通过螺栓与第一端板正对连接。
第一端板外表面上开设有凹槽,第二端板上与第一端板相对的一面上设有凸肋,第一端板与第二端板通过凹槽与凸肋的嵌合加强连接。
螺旋加劲肋上开有等间距的通孔,增大螺旋加劲肋与土体的咬合摩擦。
本发明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采用如上述的一种钢管混凝土桩的制造方法,具体按照如下步骤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18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复合式内墙板连续自动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半成型钢筋笼整体入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