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列车的护板装置、列车和轨道交通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63891.X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58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罗俊富;宁尚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7/20 | 分类号: | B61D1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列车 装置 轨道交通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列车的护板装置、列车和轨道交通系统,护板装置包括护板组件和伸缩机构,护板组件包括第一护板,第一护板位于列车上相邻的两节车体之间,伸缩机构的两端分别适于与相邻的两节车体相连,伸缩机构的两端之间的部分与第一护板相连。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列车的护板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分析计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列车的护板装置、列车和轨道交通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干线铁路、城市轻轨、地铁交通运营速度逐日提升,在列车配套设施的安全使用和结构稳定性的基础上,对于客室环境的舒适度提出了更高的设计标准。目前,大多数轨道交通车辆外饰色带在相邻两节车厢之间的贯通道处断开,导致整车易产生突兀感,对整车的外观有所影响。
相关技术中,通过采用风挡防护板结构,以遮挡相邻车厢侧面之间形成的间隔。然而,为适应轨道交通车辆的各种运行工况,防护板结构较为复杂,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列车的护板装置,所述护板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分析计算。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护板装置的列车。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列车的轨道交通系统。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用于列车的护板装置,包括:护板组件,所述护板组件包括第一护板,所述第一护板位于所述列车上相邻的两节车体之间;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的两端分别适于与相邻的两节车体相连,所述伸缩机构的所述两端之间的部分与所述第一护板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列车的护板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分析计算,同时可以提升列车的整体感,便于列车顺利通过弯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护板组件还包括:第二护板,所述第二护板适于与车体直接或间接相连且与所述第一护板层叠设置;所述护板装置包括适应机构,所述适应机构连接在所述第二护板与相应侧的车体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护板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护板分别设在所述第一护板的两侧,且两个所述第二护板层叠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二护板均位于所述第一护板的外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护板上具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末端止抵于所述第一护板的外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件为楔形块。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剪叉机构且所述剪叉机构与所述第一护板铰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适应机构包括: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护板转动相连;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为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适于与车体转动相连,所述第四端与所述第二端滑移且转动连接;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车体和所述第二连杆的所述第四端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适应机构还包括:滑移件,所述滑移件与所述第一连杆配合以沿所述第一连杆可滑移;枢转轴,所述第四端与所述滑移件通过所述枢转轴转动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杆内限定出滑移通道,所述第一连杆的侧壁上具有滑移槽,所述滑移件包括本体部和限位部,所述本体部配合在所述滑移通道内滑移,所述限位部穿设于所述滑移槽且内端与所述本体部相连、外端止挡在所述第一连杆的外表面以外。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适应机构还包括: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安装在所述第二护板上,所述第一连杆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安装座转动相连;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适于安装在车体上,所述第二连杆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安装座转动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38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息的接收、发送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 下一篇:船舶余热回收发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