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磷氮的阻燃环氧树脂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4942.0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3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徐野;杨元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今朝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9/6574 | 分类号: | C07F9/6574;C08G59/50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化剂 式( 1 ) 磷氮 阻燃环氧树脂 含氮中间体 固化物 溶剂 制备 环氧树脂 高分子材料技术 环氧树脂固化剂 阻燃型环氧树脂 氨基 固化环氧树脂 真空干燥处理 四甲基哌啶 分子结构 力学性能 阻燃性能 常温下 储存期 氮元素 相容性 旋蒸 甲醛 | ||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含磷氮的阻燃型环氧树脂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含磷氮的阻燃环氧树脂固化剂是将甲醛和4‑氨基‑2,2,6,6‑四甲基哌啶在溶剂Ⅰ中,0~50℃下反应,生成含氮中间体;再将含氮中间体与DOPO在溶剂Ⅱ中,在80~120℃下反应,产物经自然冷却、旋蒸、真空干燥处理制得,其分子结构如式(1)所示:本发明的固化剂常温下非常稳定,储存期长,且与环氧树脂有良好的相容性,用其固化环氧树脂,对固化物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小,在作为环氧树脂固化剂的同时,由于磷、氮元素的加入很好的提高了固化物的阻燃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磷氮的阻燃环氧树脂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环氧树脂是一类具有优异的粘结、防腐蚀、绝缘性、成型加工性、高强度等性能的热固性高分子材料,因而被大量应用在涂料、铸造、粘合剂、复合材料、半导体密封材料、电气设备的绝缘材料等领域。但是由于环氧树脂的易燃性使得环氧树脂的应用范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因此,研究环氧树脂阻燃性能对于扩大其在电子电气、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阻燃方面,卤系阻燃剂在较低的添加量下就可以达到优异的阻燃效果,但是卤系阻燃剂分解的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有毒气体如卤化氢、二噁英等,更有甚者在燃烧的过程中还会释放出致癌气体如多溴代二苯呋喃等,不仅对人类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如何取代卤素,研制高效、低烟、低毒的无卤环保型阻燃剂及新型阻燃环氧树脂材料成为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点,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磷氮的阻燃环氧树脂固化剂。该固化剂含有磷、氮两种阻燃元素,既可以参与环氧树脂固化,同时,具有阻燃效率高和无卤、低烟、低毒等特点,符合当今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这种阻燃固化剂在燃烧过程中大大减少了有毒气体和腐蚀性气体的产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含磷氮的阻燃环氧树脂固化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含磷氮的阻燃环氧树脂固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磷氮的阻燃环氧树脂固化剂是将甲醛和4-氨基-2,2,6,6-四甲基哌啶在溶剂Ⅰ中,0~50℃下反应,生成含氮中间体;再将含氮中间体与DOPO在溶剂Ⅱ中,在80~120℃下反应,产物经自然冷却、旋蒸、真空干燥处理制得,其分子结构如式(1)所示:
优选地,所述的甲醛和4-氨基-2,2,6,6-四甲基哌啶的摩尔比为1:(1~1.3)。
优选地,所述的含氮中间体和DOPO的摩尔比为(1~1.3):1。
优选地,所述的溶剂Ⅰ和溶剂Ⅱ均为乙醇、甲醇或二氯甲烷中的一种以上。
优选地,所述的4-氨基-2,2,6,6-四甲基哌啶的摩尔和溶剂Ⅰ的体积比为(0.01~0.03)mol:(10~20)ml。
优选地,所述的DOPO的摩尔和溶剂Ⅱ的体积比为(0.01~0.03)mol:(10~30)ml。
所述的含磷氮的阻燃环氧树脂固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S1.将甲醛和4-氨基-2,2,6,6-四甲基哌啶在溶剂Ⅰ中,0~50℃下反应,生成含氮中间体;
S2.将步骤S1所得的含氮中间体与DOPO在溶剂Ⅱ中,80~120℃下反应,产物经自然冷却、旋蒸、真空干燥处理,得含磷氮的阻燃环氧树脂固化剂。
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反应的时间为2~6h。
优选地,所述溶剂Ⅰ和溶剂Ⅱ均为乙醇、甲醇、二氯甲烷中的一种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今朝环保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今朝环保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49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