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化道内夹钳式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69455.3 | 申请日: | 2019-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37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吴宏博;杨梅;刘俐;熊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50 | 分类号: | A61B17/50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谭科学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化道 夹钳 固定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化道内夹钳式固定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外壳、第一推杆、第二推杆、伸缩软轴、第一夹指、第二夹指、第一副夹和第二副夹,所述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的一端均设置有由径向往外凸起的凸缘,所述凸缘上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外壳被两凸缘分隔为三个相互独立的腔室,三个腔室均通过动力泵与外部液压介质连通,所述伸缩软轴的两端分别与两凸缘连接,形成一两端可伸缩工作的弹性轴,所述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的另一端分别延伸出外壳,所述第一副夹设置在第一夹指上,所述第二副夹设置在第二夹指上。通过第一夹指、第二夹指、第一副夹和第二副夹的组合使用,使夹持可靠,异物不会滑出,并可固定较长的异物,使适用范围得到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消化道取异物的消化道内夹钳式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胃肠道异物是常见的腹部急症异物,绝大多数是吞入的,好发生在婴幼儿和精神病或企图自杀者。异物多数能通过肛门自行排出,但也有些病人因异物排出困难或有并发症则需要手术治疗。通过情况下,该手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无创手术,采用引导管从口腔进入消化道将取出异物,另一种是在腹腔直接开设创口取出。
但无论是有创或无创,在取出时都需要固定装置固定,才能将异物取出。由于异物的多样性和不规则性,现有技术采用不同的固定形式,如:片状异物采用夹钳式、柱状异物采用卡爪式、球状或块状异物采用兜网式。
夹钳式用两个夹指夹持异物,操作较简单。但是由于两夹指通过转轴夹紧,夹紧时,两夹指的夹角发生变化,可能将异物挤出夹持位置,导致夹持失败;同时,两夹指的宽度无法调节,对于一些较长的异物,其夹持力可能无法抵抗消化道摩擦阻力,导致无法取出。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化道内夹钳式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不易固定和夹持力不够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消化道内夹钳式固定装置,包括外壳、第一推杆、第二推杆、伸缩软轴、第一夹指、第二夹指、第一副夹和第二副夹,
所述外壳为一空腔薄壳体,
所述伸缩软轴设置在所述外壳的空腔内,
所述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的一端均设置有由径向往外凸起的凸缘,所述凸缘上设置有与所述外壳的空腔内壁移动密封的密封圈,所述外壳被两凸缘分隔为三个相互独立的腔室,三个腔室均通过动力泵与外部液压介质连通,
所述伸缩软轴的两端分别与两凸缘连接,形成一两端可伸缩工作的弹性轴,
所述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的另一端分别延伸出外壳,所述第一夹指设置在第一推杆延伸出外壳的一端的端部,所述第二夹指设置在第二推杆延伸出外壳的一端的端部,
所述第一副夹设置在第一夹指上,所述第二副夹设置在第二夹指上,
所述第一副夹和第二副夹张合方向相同,并且该方向与第一夹指和第二夹指的张合方向正交。
进一步,第一副夹和第二副夹均包括第一副指、第二副指和夹紧机构,所述第一副指和第二副指均包括夹持部、驱动部和设置在夹持部与驱动部之间的连接孔,两所述连接孔设置同一旋转轴,使第一副指和第二副指可旋转连接,所述夹紧机构设置在驱动部上。
进一步,所述夹紧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副指一侧的第一连杆组和设置在第二副指一侧的第二连杆组,所述第一连杆组和第二连杆组均包括第一连杆和与第一连杆通过转轴可旋转连接的第二连杆,两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分别可旋转固定在同侧的驱动部上,两第二连杆另一端可旋转固定在同一固定柱上,所述固定柱固定在夹指上,所述夹紧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转轴上的施力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94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妇产科用伸缩式胎头吸引器
- 下一篇:可视化髓内钉远端瞄准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