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同种异体和异种异体组织及组织工程医疗器械的灭菌液和灭菌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371621.3 申请日: 2019-05-06
公开(公告)号: CN110692647A 公开(公告)日: 2020-01-17
发明(设计)人: 宋云庆;姜来 申请(专利权)人: 科瑞百奥泰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N43/90 分类号: A01N43/90;A01N63/10;A01P3/00;A01P1/00
代理公司: 32218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杜静;刘成群
地址: 225300 江苏省泰州市市辖区药城***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组织工程 灭菌液 医疗器械 灭菌 活性细胞 基质结构 同种异体 无菌包装 无菌状态 异种异体 因子蛋白 溶菌酶 抗生素 配合
【说明书】:

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同种异体和异种异体组织及组织工程医疗器械的灭菌液和灭菌方法,所述的灭菌液,包括溶菌酶和抗生素。此灭菌液和方法可在不破坏组织工程医疗器械内部活性细胞、相关因子蛋白、基质结构的情况下,有效的对产品进行最终灭菌。最终配合无菌包装,使组织工程医疗器械最终达到无菌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产品灭菌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同种异体和异种异体组织及组织工程医疗器械的灭菌液和灭菌方法。

背景技术

Non-Denature液体灭菌法,主要应用于部分同种异体和异种异体组织工程医疗器械的终末灭菌中。作为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最终在临床使用时应为无菌状态。目前对于这种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产品,通常有两种制备方式。第一种:终末灭菌,是指产品在完成制备后进行灭菌,然后无菌包装,或包装完成后灭菌(如:辐照灭菌)。第二种:无菌操作法:是指将产品原辅材料、工位器具、设备等先进行灭菌处理,然后全成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操作,直至产品包装完成。两种方法最终都可以达到灭菌保证水平10-6。在临床中,几乎所有的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均采用第一种方式。而第二种灭菌方式由于成本较高且不易控制,只有少数产品采用(如:培养基等)。而Non-Denature液体灭菌法则属于第一种灭菌方式。

对于同种异体和异种异体组织而言,其是许多组织工程医疗器械的基本原材料。这种材料自身就会携带多种菌类和病毒,同时材料主要由多种细胞、基质组成,其也是一种天然的培养基。如果存放出现问题,短时间内材料上携带的菌类或病毒就会大量滋生。通常做为原材料存在的同种异体或异种异体组织体积较大,且存放要求较高,在使用前无法直接有效的进行灭菌。这样就无法采用无菌操作法来达到产品最终无菌的目的。如果单纯的使用第一种终末灭菌的方式(如:辐照、环氧乙烷、干热、湿热、乙醇等)来对产品进行灭菌处理,则会严重的损坏组织工程产品的结构,同时更重要的是破坏了细胞赖以生长的微环境。组织工程产品植入人体后需要吸引受体的细胞长入,毛细血管爬行覆盖提供赖以生存的营养。如果采用辐照、环氧乙烷、干热、湿热、乙醇等灭菌的方式则在灭菌的同时也破坏了细胞活性和细胞赖以生存的微环境:我们发现在人体和动物体组织上含有大量的利于患处修复、生长、诱导、抗感染等的因子或蛋白质。如:人皮质生长因子(HEGP)、骨诱导生长因子(BMP)、血管内皮质生长因子(VEGF)等。这些物质可诱导或引导患处的细胞,针对损伤部分的修复治疗。同时还有很多这类因子和蛋白,可以控制组织修复后的效果,最终可达到与受损前几乎相同的状态。这一点对于很多损伤的修复极为重要。如:烧伤后植皮术、整形美容等。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同种异体和异种异体组织及组织工程医疗器械的灭菌液和灭菌方法,此灭菌液和方法可在不破坏组织工程医疗器械内部活性细胞、相关因子蛋白、基质结构的情况下,有效的对产品进行最终灭菌。最终配合无菌包装,使组织工程医疗器械最终达到无菌状态。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同种异体和异种异体组织及组织工程医疗器械的灭菌液,包括溶菌酶和抗生素。

本发明所述的同种异体和异种异体组织及组织工程医疗器械是指只是具有生物组织材料的生物结构、细胞间质和部分生长因子的功能,而不保留细胞活性,也不获取细胞功能性的功能产品。包括同种异体和异种异体组织材料。

本发明所述方法适用于大多数常规的组织工程医疗器械,适用范围广,但为了发挥更好的灭菌优势和出于成本考虑,优选的,所述的同种异体和异种异体组织及组织工程医疗器械:

(1)不包括可溶于水、脂类或/和醇类的功能产品;如皮下脂肪层、眼玻璃体:

(2)不包括最终产品里不能含有水分的材料;如:甲壳素类材料,具体如:玻尿酸冻干粉、吸附试纸;

(3)不包括一些具有强吸附作用的组织工程材料;如:生物海绵类材料,具体如PVA海绵、聚氨酯海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瑞百奥泰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科瑞百奥泰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16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