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水处理生化池污泥收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73591.X | 申请日: | 201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2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君来;郭晓勇;冉晓兰;张志豪;陈博祥;李根;史晓敏;张程;胡方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C02F3/28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慧宜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6 | 代理人: | 彭娅 |
地址: | 443002 湖北省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泥斗 澄清池 沉淀池污泥 穿孔排泥管 连通 污泥收集 排泥管 污水处理生化池 污泥收集系统 回流污泥 沉淀池 集水槽 排泥池 渣浆泵 孔洞 污泥回流管 施工成本 施工难度 有效解决 运行维护 储泥池 淤泥泵 池体 污泥 | ||
1.一种污水处理生化池污泥收集系统,包括沉淀池和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沉淀池底部设有沉淀池污泥收集泥斗(1),澄清池底部设有澄清池污泥收集泥斗(4);沉淀池污泥收集泥斗(1)底部设有穿孔排泥管(2),穿孔排泥管(2)一端与沉淀池污泥收集泥斗(1)连通,穿孔排泥管(2)另一端与回流污泥池(18)连通,穿孔排泥管(2)位于沉淀池污泥收集泥斗(1)内的部分设有若干孔洞(17);澄清池污泥收集泥斗(4)底部设有排泥管(5),排泥管(5)一端与澄清池污泥收集泥斗(4)连通, 排泥管(5)另一端与排泥池(19)连通;排泥池(19)内设有渣浆泵(9),渣浆泵(9)用于将淤泥泵送至储泥池;回流污泥池(18)内设有集水槽(7),集水槽(7)与污泥回流管(8)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生化池污泥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沉淀池和澄清池之间设有阀门井(20),穿孔排泥管(2)和排泥管(5)均水平贯穿阀门井(20)设置,穿孔排泥管(2)上设有第一调节阀(3),排泥管(5)上设有第二调节阀(6),第一调节阀(3)和第二调节阀(6)均位于阀门井(20)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生化池污泥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穿孔排泥管(2)和排泥管(5)均连通有反冲洗管道(11),反冲洗管道(11)用于与反冲洗系统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污水处理生化池污泥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反冲洗管道(11)与第一调节阀(3)前后两段穿孔排泥管(2)连通,反冲洗管道(11)与第二调节阀(6)前后两段排泥管(5)连通;反冲洗管道(11)从阀门井(20)顶部引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生化池污泥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沉淀池污泥收集泥斗(1)和澄清池污泥收集泥斗(4)均由至少三个组合式斜板面围合而成,所述的组合式斜板面包括斜面板(13)、平面板(14)、伸缩臂(15)和活页(16);斜面板(13)和平面板(14)边缘之间通过活页(16)连接,平面板(14)水平设置,斜面板(13)倾斜设置,平面板(14)上表面与斜面板(13)下表面之间通过伸缩臂(15)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生化池污泥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孔洞(17)位于穿孔排泥管(2)下半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处理生化池污泥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孔洞(17)位于穿孔排泥管(2)下半部与垂直中线呈45°夹角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生化池污泥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排泥管(5)伸入澄清池污泥收集泥斗(4)内的管道前端设置有弯管(12),弯管(12)的管口朝下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生化池污泥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集水槽(7)位于回流污泥池(18)边缘设置,集水槽(7)的槽高低于回流污泥池(18)的深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359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