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短小芽孢杆菌抗菌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73888.6 | 申请日: | 201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40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楚杰;刘可春;王莹;赵博;张轩铭;科洛米耶茨·艾米丽娅·伊万诺夫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P7/04;C12P7/02;C12P7/26;C07C29/74;C07C31/20;C07C31/27;C07C45/78;C07C49/543;A01N31/02;A01N31/04;A01N35/02;A01P3/00;A01P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竹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0 | 代理人: | 朱家富 |
地址: | 250103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短小 芽孢 杆菌 抗菌 活性 物质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株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BP,该菌株已于2019年3月21日保存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CGMCC NO.1742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小芽孢杆菌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将上述短小芽孢杆菌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在35~38℃、160~200转/分的条件下,培养14~16小时,制得种子液;
(2)将步骤(1)制得的种子液按体积百分比3~5%的比例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在28~32℃,160~200转/分培养45~50h,制得发酵液;
所述发酵培养基,每升组份如下:
葡萄糖30.0g,K2HPO4×3H2O 7.0g,KH2PO4 3.0g,(NH4)2SO4 1.5g,柠檬酸钠·3H2O0.5g,MgSO4·7H2O 0.1g,pH7.0~7.2,加水定容至1L。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种子培养基为LB肉汤培养基,每升组份如下:
蛋白胨10克,氯化钠10克,酵母膏5克,水定容至1000毫升。
4.来源于权利要求1所述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BP的抗菌活性物质,结构式分别如下所示:
化合物II,名称为:4,5-二丁基-1,2-(α-甲基)-环己烷二甲醇:
化合物III,名称为:4,5-二丁基-1,2-(α-甲基)-环己烷二甲酮:
5.来源于短小芽孢杆菌的抗菌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i)将权利要求2中所述发酵液经固液分离,取上清液,经浓缩,制得浓缩液;
(ii)将步骤(ii)制得的浓缩液经乙酸乙酯萃取,取萃取相,浓缩后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不同溶液不同梯度洗脱,收集具有抗菌活性的石油醚/乙酸乙酯=50:50洗脱液,浓缩,干燥,制得浓缩干燥物;
(iii)将步骤(ii)制得的浓缩干燥物经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制得抗菌活性物质分别为化合物I、化合物II、化合物III;
所述化合物I,名称为:6,7-(α-羟基)二乙基十二烷:
化合物II,名称为:4,5-二丁基-1,2-(α-甲基)-环己烷二甲醇:
化合物III,名称为:4,5-二丁基-1,2-(α-甲基)-环己烷二甲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固液分离为在3500~4500转/分的条件下离心25~35分钟。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浓缩为采用旋转蒸发,浓缩至原溶液浓度的8~12倍。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i)中,浓缩液与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1:1。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i)中,萃取次数为2~4次。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i)中,硅胶柱为200~300目的硅胶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未经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388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