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铜带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76700.3 | 申请日: | 201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2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应奔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河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9/00 | 分类号: | C22C9/00;C22F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66 | 代理人: | 李铭 |
地址: | 321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晶粒 铜带 热处理加工工艺 弹性铜合金 贵金属材料 热处理组织 铜合金材料 黄铜合金 晶粒细化 替代材料 黄铜带 原有的 黄铜 冷轧 铜板 应用 制造 配合 | ||
一种高性能高强度铜带,含有如下重量百分数的化学成分:Mg:0.02‑0.04%,Ni:0.01‑0.02%,Si:0.01‑0.02%,Sm:0.002‑0.004%,Fe:0.10‑0.12%其余为Cu。本发明运用晶粒细化的方法增强铜板的强度,应用第三元素Fe阻止晶粒粗大,黄铜合金是铜合金材料中热处理组织最容易晶粒粗大的品种,本发明在于应用Fe合金化,配合冷轧及热处理加工工艺,使的黄铜带的强度和塑性性能相比原有的黄铜有大的提升,成为其他弹性铜合金的在一些领域的替代材料,且我们这种强化的方法,没有采用贵金属材料,成本也大大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成本高强度铜带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高强度的铜合金有锡磷青铜、高铜Cu-Ni-Si、锡黄铜等。本专利中着重强调黄铜,,但黄铜生产制造工艺成熟,易于工业化生产,原料成本和制造成品率也高,市场上黄铜带主要是H62、H65黄铜,但是黄铜相对以上的铜合金强度稍低,疲劳周期偏短,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性能高强度铜带及其生产方法,所得铜带具有高弹性和高导电率,且折弯成型性能及抗应力松弛特性优异,生产方法简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造该种铜带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性能高强度铜带,含有如下重量百分数的化学成分:Mg:0.02-0.04%,Ni:0.01-0.02%,Si:0.01-0.02%,Sm:0.002-0.004%,Fe:0.10-0.12%其余为Cu。本发明运用晶粒细化的方法增强铜板的强度,应用第三元素Fe阻止晶粒粗大,黄铜合金是铜合金材料中热处理组织最容易晶粒粗大的品种,本发明在于应用Fe合金化,配合冷轧及热处理加工工艺,使的黄铜带的强度和塑性性能相比原有的黄铜有大的提升,成为其他弹性铜合金的在一些领域的替代材料,且我们这种强化的方法,没有采用贵金属材料,成本也大大降低。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高性能高强度铜带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熔铸:按所述组分配方取原料并分两次加入熔炉中熔铸得到合金锭坯,铸造温度为1550℃-1600℃; (2)热轧:将步骤(1)所得合金锭坯进行热轧处理得热轧坯; (3)铣面:将步骤(2)得到的热轧坯进行铣面处理得铣面板,铣削量为单面0.5mm-1.0mm,铣削速度<4.5m/min; (4)冷轧:将步骤(3)得到的铣面板进行冷轧处理和冷轧退火处理,总变形量为50%-70%,得到粗铜带; (5)轧制:将步骤(4)所得粗铜带制成符合尺寸要求的精铜带再进行轧制退火处理; (6)将步骤(5)所得精铜带依次进行拉弯矫直处理以及纵剪精整处理,完成后即制得所述铜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运用晶粒细化的方法增强铜板的强度,应用第三元素Fe阻止晶粒粗大,黄铜合金是铜合金材料中热处理组织最容易晶粒粗大的品种,本发明在于应用Fe合金化,配合冷轧及热处理加工工艺,使的黄铜带的强度和塑性性能相比原有的黄铜有大的提升,成为其他弹性铜合金的在一些领域的替代材料,且我们这种强化的方法,没有采用贵金属材料,成本也大大降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产品、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的实施例进行了面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再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
技术方案中所用原材料和仪器设备均可从市场购买,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实施例1
一种高性能高强度铜带,含有如下重量百分数的化学成分:Mg:0.02%,Ni:0.01%,Si:0.02%,Sm:0.004%,其余为Cu。
一种高性能高强度铜带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河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河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67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