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标多点法测定香稻叶片2-乙酰-1-吡咯啉含量的气相质谱联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80161.0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2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谢黎虹;唐绍清;胡培松;魏祥进;邵高能;焦桂爱;圣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王江成;何俊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点 测定 叶片 乙酰 吡咯 含量 气相质谱 联用 方法 | ||
1.一种外标多点法测定香稻叶片2-乙酰-1-吡咯啉含量的气相质谱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采样;
S2:叶片前处理和称样量;
S3:固相微萃取前处理;
S4:气质联用分析;
S5:2-乙酰-1-吡咯啉外标多点法建立:以S4所得的多个不同浓度标样的m/z 83目标特征离子峰面积为纵坐标,以相应的标样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到相关系数和线性计算公式;
S6:相对回收因子建立:采用与S5中的多点标样浓度范围中的中间级浓度直接进样针进样,得到的m/z 83出峰面积与相应S5 中得到m/z 83峰面积之比值,即为相对回收因子建立,缩写为RRF;
S7:叶片湿基中2-乙酰-1-吡咯啉含量C的计算,根据公式C=R/M*RRF,
其中R为根据S5标准曲线计算得到的质量ng;
RRF为S6得到值;
M 为样品称量,mg;
其中C 单位为mg/Kg,即pp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标多点法测定香稻叶片2-乙酰-1-吡咯啉含量的气相质谱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采样是指水稻植株抽穗前期采集最上面第一张全出叶,或抽穗后采集剑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标多点法测定香稻叶片2-乙酰-1-吡咯啉含量的气相质谱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S5的具体方法为:
1)若叶片湿基中2-乙酰-1-吡咯啉的含量在0.000-0.015 mg/Kg, 采用0.00-1.00 ng范围内的多个浓度梯度的外标点的量与相应的目标特征离子m/z 83出峰面积作定标曲线;
2)若叶片湿基中2-乙酰-1-吡咯啉的含量在0.007-0.150 mg/Kg,采用0.00-10.00 ng范围内的多个梯度的外标点量与相应的目标特征离子m/z 83出峰面积作定标曲线;
3)若叶片湿基中2-乙酰-1-吡咯啉的含量在0.050~1.500 mg/Kg,采用0.00-80.0 ng范围内的多个梯度的外标点量与相应的目标特征离子m/z83出峰面积作定标曲线;
建立的线性方程的r≥0.990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外标多点法测定香稻叶片2-乙酰-1-吡咯啉含量的气相质谱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度设置为至少4个。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外标多点法测定香稻叶片2-乙酰-1-吡咯啉含量的气相质谱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S6的具体过程为:
1)若叶片湿基2-乙酰-1-吡咯啉的含量在0.000-0.015 mg/Kg, 采用中间级标样浓度0.04-0.06 ng/μl的10μl,直接进样后得到2-乙酰-1-吡咯啉特征离子m/z 83出峰面积与相应固相微萃取后的峰面积之比即为相对回收因子;
2)若叶片湿基2-乙酰-1-吡咯啉的含量在0.007~0.150 mg/Kg,采用中间级标样浓度0.4-0.6 ng/μl 的10μl,直接进样后得到2-乙酰-1-吡咯啉特征离子m/z 83出峰面积与相应固相微萃取后的峰面积之比即为相对回收因子;
3)若叶片湿基2-乙酰-1-吡咯啉的含量在0.050-1.500 mg/Kg,采用中间级标样浓度4-6 ng/μl的10μl,直接进样后得到m/z 83出峰离子面积与相应固相微萃取后的此峰面积之比即为相对回收因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标多点法测定香稻叶片2-乙酰-1-吡咯啉含量的气相质谱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S3的具体过程为:
第一阶段:70-85℃保持预加热3-20 min;
第二阶段:采用碳分子筛/二乙烯苯/聚二甲基硅烷,50/30µm,1 cm长的固相微萃取头,在70-85℃,转速200-250 rpm/min条件下萃取30-50 min;萃取头入进样瓶的距离为18-23mm;
第三阶段:萃取物直接入气质联用仪的进样口,进样时间为1.5 min,进样温度为25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标多点法测定香稻叶片2-乙酰-1-吡咯啉含量的气相质谱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S4具体为:进入气质联用仪进行分析,仪器设置参数如下:
气质接口温度为240 ℃,离子源温度为210 ℃;分离柱子采用Rxi-5Sil 毛细柱,规格为30 m×0.25 mm × 0.25 µm;气相程序升温为50 ℃保持1 min,然后以5℃/ min升至120℃,后以20 ℃/ min升至250℃,保持4 min;
质谱采用全扫描结合选择离子监测模式,扫描速度为9900,m/z 范围为50至 300,扫描间隔为0.06;离子监测选择离子通道为m/z 83,111和68,间隔为0.2;定量以出峰离子面积作为基础;2-乙酰-1-吡咯啉的目标离子m/z 83作为定量离子,111和68作为定性离子;载气为99.999%氦气,流速为35.0 cm/sec;电子轰击离子源,离子化能量为70 eV;2-乙酰-1-吡咯啉物质的判定经NIST库检索,需与2-乙酰-1-吡咯啉物质标准质谱图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稻研究所,未经中国水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016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