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公共交通信息智能交互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80325.X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5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高桂革;李敏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机学院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133;H04W4/40;H04L29/08;G06K9/00;G06Q10/06;G06Q10/04;G06F16/245;G06F16/29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王怀瑜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集度 查询模块 公共交通信息 智能交互系统 测量子模块 测量模块 车内 车辆位置信息 车站 控制模块 查询 乘客 红外线 传送 乘车 出行 传递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公共交通信息智能交互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密集度测量模块(2):包括车站人员密集度测量子模块和车内人员密集度测量子模块,利用红外线得到车站和车内人员密集度信息;显示查询模块(4):用于显示和查询人员密集度信息;控制模块(3):与密集度测量模块(2)和显示查询模块(4)连接,用于传递人员密集度信息给显示查询模块(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实时的传送车辆的当前乘车人员密集度信息,且在得到人员密集度信息同时可以得到车辆位置信息,乘客可随时随地进行查询,提高乘客出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共交通信息交互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公共交通信息智能交互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公共交通技术中,出现了能显示公共交通目前所在站的功能,能提醒乘客公共交通还有多少站到达,能使等待可预估,但是,这种公共交通的简单交互智能化程度仍然很低,在信息化程度日益发达的今天,这种简单的交互没办法满足民众的需求。
目前公交信息处理方面还存在很多的缺陷,比如,乘客可以知道公共交通所到的站点,但乘客无法提前获知公共交通内的载客情况,尤其在乘客较多的线路中,常常会出现公共交通因满载而无法继续载客的情况,造成等待的乘客的时间安排不当;此外,在人流量高的线路,在高峰时段,车次往往不够能满足需求。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5983830U说明书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公交信息处理的智能交互系统,包括设置于公共交通内的车载显示屏和车载摄像头,设置于公共交通站台的车站显示屏和车站摄像头,与车载显示屏、车载摄像头、车站显示屏、车站摄像头分别通信相连的数据中心,数据中心连接有一用于根据摄像数据分析出人群数量的识别模块。该实用新型能识别公共交通内人群数量及公共交通站内人群数量,并分别通过车站显示屏和车载显示屏实时显示,将车站信息反馈给司机、公共交通内信息反馈给公共交通站人群,实现公交信息的交互,提高了公共交通的便利性;采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块,识别准确,识别效率高,更智能化;定位模块实时发送地理位置信息,使公共交通站内提供的进站信息更准确。该实用新型采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计算人群数量,速度慢,计算量大,且无法进行查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公共交通信息智能交互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公共交通信息智能交互系统,包括密集度测量模块:包括车站人员密集度测量子模块和车内人员密集度测量子模块,利用红外线得到车站和车内人员密集度信息;显示查询模块:用于显示和查询人员密集度信息;控制模块:与密集度测量模块和显示查询模块连接,用于传递人员密集度信息给显示查询模块。
所述的公共交通信息智能交互系统还包括定位模块,定位模块用于得到车辆位置信息并传递给控制模块,显示查询模块显示和查询人员密集度信息和车辆位置信息。
所述的公共交通信息智能交互系统还包括路径规划模块,路径规划模块用于得到出行路线并传递给控制模块,显示查询模块显示和查询人员密集度信息、车辆位置信息和出行路线。
所述的公共交通信息智能交互系统还包括调度平台,调度平台分析控制模块传递的人员密集度信息并发出车辆调度指令。
所述的车站人员密集度测量子模块和车内人员密集度测量子模块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红外热像仪、图像处理单元和密集度分析单元,红外热像仪用于采集红外图像,图像处理单元用于处理所述红外图像,密集度分析单元用于分析所述红外图像的人员密集度。
所述的车站人员密集度信息和车内人员密集度信息均包括人员密集度等级,所述的人员密集度等级分别用不同颜色显示于显示查询模块。
所述的显示查询模块包括车站触摸显示子模块和移动终端,车站触摸显示子模块和移动终端均用于显示和查询人员密集度信息、车辆位置信息和出行线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机学院,未经上海电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03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