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引导骨组织再生膜、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80909.7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58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钱蕴珠;王红仅;杨建新;邢丹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L27/18 | 分类号: | A61L27/18;A61L27/50;A61L27/54;A61L27/56;A61L27/58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郭红岩 |
地址: | 2150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导 组织 再生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引导骨组织再生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医用可降解材料与有机溶剂混合,制得聚合物溶液;
b.将步骤a制得的聚合物溶液与预先配制的浓度为10-6mol/L~10-9mol/L的地塞米松溶液混合均匀,制得静电纺丝溶液;其中,所述医用可降解材料:所述有机溶剂:所述地塞米松溶液的用量比为0.1~2g:1~10mL:800~2000μL;
c.采用步骤b制得的静电纺丝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静电纺丝膜;
d.对步骤c制得的静电纺丝膜依次进行干燥以去除溶剂、多巴胺表面功能化处理,得到功能化膜;其中多巴胺表面功能化处理工艺为:在通氧情况下将静电纺丝膜在所述多巴胺溶液中浸泡后取出,再用蒸馏水冲洗、烘干;
e.将步骤d制得的功能化膜在预先配制的抗菌多肽溶液中浸泡后取出,所述抗菌多肽溶液的浓度为0.1~10mg/mL;
f.对步骤e制得的膜依次用蒸馏水冲洗、烘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骨组织再生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医用可降解材料为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己内酯、聚乳酸、聚β-羟基丁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骨组织再生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有机溶剂为三氟乙醇、丙酮、六氟异丙醇、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骨组织再生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将地塞米松溶于无水乙醇配制成地塞米松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骨组织再生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在电纺装置中以如下条件进行静电纺丝:电压为5~30kV,接收距离为5~30cm,进样速度为0.5~5mL/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骨组织再生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将多巴胺加入Tris-HCl溶液中,制得PH值为5~11、浓度为0.1~50mg/mL的多巴胺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骨组织再生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所述抗菌多肽溶液中的抗菌多肽为Inverso-CysHHC10、HHC-36、Tet213或c-hLF1-11。
8.一种引导骨组织再生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骨组织再生膜由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
9.一种权利要求8的所述引导骨组织再生膜在制备骨修复材料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未经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090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