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引导骨组织再生膜、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80909.7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58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钱蕴珠;王红仅;杨建新;邢丹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L27/18 | 分类号: | A61L27/18;A61L27/50;A61L27/54;A61L27/56;A61L27/58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郭红岩 |
地址: | 2150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导 组织 再生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引导骨组织再生膜、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引导骨组织再生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医用可降解材料与有机溶剂混合,制得聚合物溶液;b.将步骤a制得的聚合物溶液与预先配制的地塞米松溶液混合均匀,制得静电纺丝溶液;c.采用步骤b制得的静电纺丝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静电纺丝膜;d.对步骤c制得的静电纺丝膜依次进行干燥以去除溶剂、多巴胺表面功能化处理,得到功能化膜;e.将步骤d制得的功能化膜在预先配制的抗菌多肽溶液中浸泡后取出;f.对步骤e制得的膜依次用蒸馏水冲洗、烘干。本发明提供的引导骨组织再生膜具有可降解、生物相容性强、促进成骨分化生长、抗菌等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降解、抗菌多肽改性的引导骨组织再生膜、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引导骨组织再生(英文全称Guided Bone Regeneration,简称GBR)技术作为临床最常用最有效的骨增量术之一,引导骨组织再生膜具有良好的骨组织再生能力,广泛应用在骨缺损的治疗、口腔颅颌面缺损的修复种植等领域。
静电纺丝膜的出现有效改善了传统GBR膜的一些缺陷,这些缺陷包括:缺少三维空间结构,平铺成膜不能为骨细胞生长提供足够的生长、延伸、增殖空间;不能实现材料的多功能性。
并且,医用可降解材料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塑性,其为骨种植材料的进一步临床应用与实现引导骨组织再生膜的多功能化提供了基础,但是就单纯的可降解医用植入材料复合静电纺丝膜在组织修复应用中同时存在着较弱的骨引导性能和较低的细胞响应等缺陷,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静电纺丝膜的临床应用;并且,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大面积的骨组织损坏一般伴随着炎症的威胁,阻碍了骨组织进一步修复。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通过成骨活性物质、抗菌药物等进行改性的引导骨组织再生膜、制备方法及应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导骨组织再生膜的制备方法,以制备具有医用可降解材料、医用抗菌药物、成骨活性物质的引导骨组织再生膜,使其同时具有促进骨再生、抗菌、良好生物相容性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之一,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引导骨组织再生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医用可降解材料与有机溶剂混合,制得聚合物溶液;
b.将步骤a制得的聚合物溶液与预先配制的地塞米松溶液混合均匀,制得静电纺丝溶液;
c.采用步骤b制得的静电纺丝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静电纺丝膜;
d.对步骤c制得的静电纺丝膜依次进行干燥以去除溶剂、多巴胺表面功能化处理,得到功能化膜;
e.将步骤d制得的功能化膜在预先配制的抗菌多肽溶液中浸泡后取出;
f.对步骤e制得的膜依次用蒸馏水冲洗、烘干。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步骤a中,所述医用可降解材料为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己内酯、聚乳酸、聚β-羟基丁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步骤a中,所述有机溶剂为三氟乙醇、丙酮、六氟异丙醇、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步骤a中,所述医用可降解材料的用量为0.1~2g,所述有机溶剂的用量为1~10mL。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步骤b中,将地塞米松溶于无水乙醇配制成浓度为10-6mol/L~10-9mol/L地塞米松溶液,所述地塞米松溶液的用量为800~2000μ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未经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09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