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硫精矿低温焙烧梯度回收铜钴锌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84176.4 | 申请日: | 2019-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9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林海彬;陈庆根;王乾坤;衷水平;丁文涛;许晓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紫金矿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02 | 分类号: | C22B1/02;C22B3/04;C22B3/08;C22B3/30;C22B15/00;C22B19/20;C22B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61006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硫精矿 低温焙烧 梯度回收 铜钴 有机硫化物 高温高酸 混合气体 高温水 二氧化硫 沉钴 除铁 浸出 酸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精矿低温焙烧梯度回收铜钴锌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硫精矿进行低温焙烧;S2、高温水淬一段浸出;S3、高温高酸二段酸浸;S4、萃铜;S5、通入二氧化硫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除铁、锰;S6、有机硫化物选择性沉钴;S7、沉锌。利用本发明可实现硫精矿中铜、钴、锌的梯度回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湿法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硫精矿低温焙烧梯度回收铜钴锌的方法。
背景技术
硫精矿是制备工业硫酸的重要原料之一,主要含硫和铁,硫铁总含量往往在80%以上,硫精矿焙烧制酸后,烧渣一般以低品质铁精粉出售。由于矿石复杂,多金属伴生共生和选矿夹带等因素,硫精矿往往含有一定量的铜、钴、锌等金属,但是传统的硫精矿制酸工艺侧重考虑制酸和热量的最大化利用,焙烧温度控制越高越好,因此烧渣中铜、钴、锌通常以难溶铁酸铜、钴、锌的形式存在,浸出性能差,这就造成硫精矿中伴生铜、钴、锌无法高效经济地回收,存在一定的资源浪费现象。此外,如何高效经济地回收浸出液中的铜、钴、锌也是业内面临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硫精矿低温焙烧梯度回收铜钴锌的方法,可实现硫精矿中铜、钴、锌的梯度回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硫精矿低温焙烧梯度回收铜钴锌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对硫精矿进行低温焙烧;焙烧温度为450-700℃;焙烧时间1-3h;
S2、向步骤S1中低温焙烧得到的焙砂加入水进行水淬,水淬得到的矿浆进行一段水浸;水淬中焙砂与水重量比为1:2;一段水浸中反应温度为80-100℃,反应时间为0.5-1h;
S3、对步骤S2中一段水浸得到的矿浆进行高温高酸二段酸浸:每升矿浆中加入10-100g浓硫酸,反应温度为80-100℃,反应时间为1-3h;
S4、对步骤S3中二段酸浸得到的浸出液进行萃铜;萃铜有机相括LIX984和磺化煤油,LIX984和磺化煤油的体积比为1:7-10;萃铜有机相和浸出液的体积比为1:1-10;
S5、往步骤S4得到的萃铜后液通入二氧化硫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除铁、锰,得到除铁锰后液;其中,反应温度为60-80℃,pH为4.0-4.5,电位为500-600mV,反应时间为2-5h;二氧化硫与空气的体积比为0.2-2:98-99.8;
S6、对步骤S5得到的除铁锰后液利用有机硫化物选择性沉钴,得到沉钴后液;有机硫化物的质量是钴的质量的14-16倍,反应温度为60-80℃,pH为4.5-5.2,反应时间为2-5h;
S7、对步骤S6得到的沉钴后液进行沉锌;反应温度为60-80℃,pH为7.5-8.5,反应时间为2-5h。
进一步地,步骤S1中,在硫精矿中掺入的铁焙砂一并进行低温焙烧,所述铁焙砂的质量占硫精矿和铁焙砂总质量的10-30%。
进一步地,步骤S1中,硫精矿中粒度为-200目的颗粒数量占65%或以上。
进一步地,步骤S2中,一段水浸在搅拌条件下进行,搅拌速率为300-500rpm。
进一步地,步骤S3中,高温高酸二段酸浸在搅拌条件下进行,搅拌速率为300-500rpm。
进一步地,步骤S4中,萃铜的方式为水相连续逆流萃取,萃取级数为1-4级,洗涤级数为1-3级,反萃级数为1-2级。
进一步地,步骤S5在搅拌条件下进行,搅拌速率为100-300rpm。
进一步地,步骤S6在搅拌条件下进行,搅拌速率为100-300r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紫金矿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紫金矿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41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