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碳量子点检测溶液中葡萄糖浓度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85754.6 | 申请日: | 2019-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5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黄珊;肖琦;姚建东;刘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地址: | 530023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葡萄糖 葡萄糖标准溶液 量子点检测 葡萄糖标准 标准曲线 待测样品 等量 葡萄糖氧化酶溶液 辣根过氧化物酶 荧光分光光度计 邻苯二胺溶液 量子点溶液 待测溶液 混合反应 灵敏度 检测 荧光 混匀 制备 灵敏 绘制 | ||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碳量子点检测溶液中葡萄糖浓度的方法,包括:A、制备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标准溶液;B、分别向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标准溶液中添加等量的葡萄糖氧化酶溶液、邻苯二胺溶液和辣根过氧化物酶溶液,于37℃混合反应后,再分别加入等量的碳量子点溶液,常温混匀后,得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标准待测样品;C、将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标准待测样品依次置于荧光分光光度计中,检测其在442nm和573nm处的荧光强度,并绘制标准曲线;D、根据步骤B、步骤C和标准曲线,获得待测溶液中的葡萄糖浓度。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检测快速且灵敏度高,能进行样品中葡萄糖的高灵敏识别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葡萄糖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碳量子点检测溶液中葡萄糖浓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葡萄糖是临床诊断常见测定项目之一。血清中葡萄糖浓度的异常通常与肝脏和骨骼疾病相关,因此,建立简单、准确地测定血清中葡萄糖浓度的分析策略至关重要。
碳量子点除具有独特的光学性质外,还因为主要含有碳元素而表现出很低的细胞毒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从而促使碳量子点成为传统重金属量子点在生物领域如生物细胞标记、疾病诊断、生物成像、生物检测及药物释放应用方面的替代物。目前,国内外对葡萄糖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化学发光法、荧光法、分光光度法以及电化学方法等。但大多数方法存在操作方法复杂、反应时间长、灵敏度不高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碳量子点检测溶液中葡萄糖浓度的方法,其操作简单、检测快速且灵敏度高,能进行样品中葡萄糖的高灵敏识别。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利用碳量子点检测溶液中葡萄糖浓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制备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标准溶液;
B、分别向所述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标准溶液中添加等量的葡萄糖氧化酶溶液、邻苯二胺溶液和辣根过氧化物酶溶液,于37℃混合反应后,再分别加入等量的碳量子点溶液,常温混匀后,得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标准待测样品;
C、将所述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标准待测样品依次置于荧光分光光度计中,检测其在442nm和573nm处的荧光强度,以葡萄糖浓度为横坐标,I573/I442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D、配制葡萄糖待测溶液,根据步骤B、步骤C和标准曲线,获得所述葡萄糖待测溶液中的葡萄糖浓度。
优选的是,所述的利用碳量子点检测溶液中葡萄糖浓度的方法,所述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为:a、用葡萄糖干粉配制浓度为1×10-2mol/L的葡萄糖原液;b、将所述原液用pH为7.4、浓度为0.05mol/L的Tris-HCl缓冲液进行梯度稀释,即得;所述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标准溶液的浓度依次为0mol/L、1×10-5mol/L、2×10-5mol/L、6×10-5mol/L和1×10-4mol/L。
优选的是,所述的利用碳量子点检测溶液中葡萄糖浓度的方法,所述葡萄糖氧化酶溶液的浓度为3×10-4g/L,所述邻苯二胺溶液的浓度为3×10-2mol/L,所述辣根过氧化物酶溶液的浓度为1×10-5g/mL,所述碳量子点溶液的浓度为5.3×10-6g/mL,且所述葡萄糖氧化酶溶液、邻苯二胺溶液、辣根过氧化物酶溶液和碳量子点溶液的溶剂均为Tris-HCl缓冲液,其pH为7.4、浓度为0.05mol/L。
优选的是,所述的利用碳量子点检测溶液中葡萄糖浓度的方法,所述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测定条件:激发波长为380nm,激发和发射狭缝均为5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师范大学,未经南宁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57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