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用逃生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86711.X | 申请日: | 2019-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7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孔阳丽;陆召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车泰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02 | 分类号: | B60R21/02;B60Q9/00;B60R16/02;A62B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赵霞 |
地址: | 200540 上海市金山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逃生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用逃生机构,包括控制装置、逃生装置、报警装置,逃生装置包括连接架、固定盒、逃生锤、驱动器、蓄电池,连接架的两端均连接设有固定盒,每个固定盒的内部均设有逃生锤、驱动器、蓄电池、报警装置,蓄电池电连接于驱动器,驱动器控制连接于逃生锤,驱动器与逃生锤之前连接设有连接绳,连接绳连接于逃生锤的一端连接设有伞布,固定盒的外壁上设有供逃生锤探出的通孔,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与连接件,连接件连接于控制器的一侧,控制器上设有控制按钮,控制按钮控制连接控制器,控制器通过无线分别控制连接驱动器、报警装置,两个固定盒之间设有连接于连接架的锁紧器,连接架背离于锁紧器的一侧设有连接于锁紧器的调节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逃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用逃生机构。
背景技术
逃生锤作为法定随车工具在紧急逃生的情况下使用,当紧急事故造成车辆控制失灵时,使用逃生锤对车窗进行敲击打破后逃生,但是现有的轿车对于逃生锤的使用还是非常少的,很多逃生锤都是独立存在的,需要在紧急情况下手动进行敲击,但是很多时候驾驶员已经没有时间和力气进行敲击,因此需要一款自动的逃生锤。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用逃生机构,无需人工操作便能够在紧急情况下通过逃生锤快速将车窗打碎,增加车内人员逃离车内的时间,控制精准,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与拆卸,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导致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用逃生机构,包括控制装置、逃生装置以及报警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控制连接所述逃生装置与所述报警装置,其中,所述逃生装置包括连接架、固定盒、逃生锤、驱动器、蓄电池,所述连接架的两端均连接设有所述固定盒,每个所述固定盒的内部均设有所述逃生锤、所述驱动器、所述蓄电池、所述报警装置,所述蓄电池电连接于所述驱动器,所述驱动器控制连接于所述逃生锤,所述驱动器与所述逃生锤之前连接设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连接于所述逃生锤的一端连接设有伞布,所述固定盒的外壁上设有供所述逃生锤探出的通孔,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与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控制器的一侧,所述控制器上设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控制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无线分别控制连接所述驱动器、所述报警装置,两个所述固定盒之间设有连接于所述连接架的锁紧器,所述连接架背离于所述锁紧器的一侧设有连接于所述锁紧器的调节件。
上述的一种汽车用逃生机构,其中,所述控制器内部设有供电池、处理器、震荡检测器、信号发射器,所述震荡检测器连接于所述处理器,所述控制按钮控制连接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控制连接所述信号发射器,所述信号发射器用于发射控制信号,所述供电池分别电连接于所述处理器、所述震荡检测器。
上述的一种汽车用逃生机构,其中,所述锁紧器包括固定基座与调节基座,所述固定基座连接于所述连接架,所述固定基座的两端面均设有连接于所述调节件的所述调节基座,每个所述调节基座均垂直于所述固定基座。
上述的一种汽车用逃生机构,其中,所述调节基座背离于所述固定盒的一侧设有锯齿。
上述的一种汽车用逃生机构,其中,所述蓄电池为感应式充电蓄电池,所述供电池为感应式供电池。
上述的一种汽车用逃生机构,其中,所述驱动器上连接设有两个所述逃生锤。
依据上述本发明一种汽车用逃生机构提供的技术方案效果是:无需人工操作便能够在紧急情况下通过逃生锤快速将车窗打碎,增加车内人员逃离车内的时间,控制精准,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与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汽车用逃生机构中逃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汽车用逃生机构中固定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汽车用逃生机构中逃生装置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汽车用逃生机构中控制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车泰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车泰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67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