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径向扩压器叶间流道成形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87427.4 | 申请日: | 2019-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07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岳磊;黄文俊;廖鑫;周辉炼;周群;袁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H3/00 | 分类号: | B23H3/00;B23H9/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1 | 代理人: | 刘宏 |
地址: | 4120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径向 扩压器叶间流道 成形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径向扩压器叶间流道成形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准备电解加工环境;在导流端开始进入通道内之后,使成形阴极以9mm/min~11mm/min的速度进给并采用直流电对通道进行电解加工;在喉道工作段开始进入通道内之后,使成形阴极以7mm/min~9mm/min的速度进给并采用直流电对通道进行电解加工;在扩压工作段开始加工叶间流道的扩压区域之后,使成形阴极以7mm/min~9mm/min的速度进给并采用脉冲电对通道进行电解加工;在导流端开始加工叶间流道的喉道区域之后,使成形阴极以1mm/min~3mm/min的速度进给并采用脉冲电对通道进行振动进给电解加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径向扩压器叶间流道加工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径向扩压器叶间流道成形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径向扩压器1的主要结构特点如下:沿径向扩压器1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着多个叶间流道4,叶间流道4作为空气流道用于径向扩压器1进气和扩压。如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叶间流道4狭窄且为异形深腔,包括用于进气的喉道区域41和用于扩压的扩压区域42。
径向扩压器1的材料是GH4169,属于难切削材料,叶间流道4型面复杂且加工精度要求高,传统的机械加工方法不能实现叶间流道4的加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径向扩压器叶间流道成形加工方法,以解决传统的机械加工方法不能实现径向扩压器叶间流道的加工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径向扩压器叶间流道成形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31、准备电解加工环境;S32、在成形阴极的导流端开始进入径向扩压器的通道内之后,使成形阴极以9mm/min~11mm/min的速度进给并采用直流电对通道进行电解加工;S33、在成形阴极的喉道工作段开始进入通道内之后,使成形阴极以7mm/min~9mm/min的速度进给并采用直流电对通道进行电解加工;S34、在成形阴极的扩压工作段开始加工叶间流道的扩压区域之后,使成形阴极以7mm/min~9mm/min的速度进给并采用脉冲电对通道进行电解加工;S35、在成形阴极的导流端开始加工叶间流道的喉道区域之后,使成形阴极以1mm/min~3mm/min的速度进给并采用脉冲电对通道进行振动进给电解加工。
进一步地,步骤S3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成形阴极的成形阴极安装柄安装在振动装置上,将径向扩压器与电源的正极连接,将成形阴极与电源的负极连接,使电源在径向扩压器与成形阴极之间施加电压,从电解液入口向通道内通入电解液并使电解液从电解液出口流出;步骤S3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采用振动装置使成形阴极以第三进给速度沿通道的深度方向进给并采用电源输出直流电对通道进行电解加工;步骤S3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采用振动装置使成形阴极以第四进给速度继续沿通道的深度方向进给并采用电源输出直流电对通道进行电解加工;步骤S3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采用振动装置使成形阴极以第五进给速度继续沿通道的深度方向进给并采用电源输出脉冲电对通道进行电解加工;步骤S35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采用振动装置使成形阴极以第六进给速度继续沿通道的深度方向进给同时使成形阴极沿通道的深度方向振动并采用电源输出脉冲电对通道进行振动进给电解加工。
进一步地,振动的振幅为0.3mm~0.6mm,振动的频率为20Hz~30Hz。
进一步地,电源施加的电压为10V~15V。
进一步地,电解液的成分为NaNO3或NaCl,电解液的电导率为15S/m~20S/m,电解液的温度为20℃~30℃。
进一步地,电解液的入口压力为0.8Mpa~1.2Mpa,电解液的出口压力为0.1Mpa~0.3MPa。
进一步地,脉冲电的脉冲宽度均为4ms~6ms,脉冲电的脉冲间歇均为1ms~3m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74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