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定锑相对生物有效性的小鼠模型建立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387560.X 申请日: 2019-05-09
公开(公告)号: CN109937967A 公开(公告)日: 2019-06-28
发明(设计)人: 崔昕毅;徐思蔚;历红波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大学
主分类号: A01K67/02 分类号: A01K67/02
代理公司: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代理人: 柏尚春
地址: 210023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生物有效性 小鼠 靶器官 小鼠模型建立 肝脏 剂量效应曲线 含锑物质 浓度梯度 污染介质 小鼠模型 脾脏 驯化 暴露 灌胃 鼠粮 肾脏 制备 污染物 器官 采集 评估 吸收 健康 研究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锑相对生物有效性的小鼠模型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驯化小鼠;(2)制备含有锑参照物质的浓度梯度介质(如灌胃溶液或鼠粮);(3)小鼠连续暴露含锑物质后,采集靶器官,即肝脏、肾脏及脾脏,测定其中锑的含量;(4)建立各器官中锑的剂量效应曲线,比较不同靶器官中锑的累积差异,最终选取肝脏作为靶器官;(5)将含锑污染物与锑的参照物质暴露给小鼠,测定样品和参照物质中锑被小鼠吸收的部分之间的比值,即相对生物有效性。本发明建立了精确评估污染介质中锑的相对生物有效性的小鼠模型,便于后续对锑的生物有效性及其所带来的健康风险进行研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锑的生物有效性检测技术,涉及评价锑相对生物有效性的小鼠模型建立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锑产量丰富,锑及锑的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和医药领域。然而,由于锑的大量应用,造成了多方面的污染。近年来,锑被广泛报道存在于大气颗粒物、土壤、地表水等环境介质中,在饮用水、食物、纺织物等物品中也发现锑的存在。我国锑资源丰富,锑矿的大量开采造成了土壤、水、大气等环境污染。在锑矿地区,土壤中锑的污染较为严重。有研究表明,土壤中锑的赋存情况差异较大,在浓度较低的地区,土壤中锑的浓度一般在0.5-1.5mg/kg;在中等浓度地区,锑的浓度为1.5-2.0mg/kg;在高浓度地区,一般大于2.0mg/kg,在湖南锑矿开采的污染地区,土壤中锑的浓度可高达100-5054mg/kg。土壤中的锑会随食物链传递到动植物中,从而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

人类摄入锑的途径主要有三种:胃肠道吸收,呼吸摄入以及皮肤接触。国内外研究显示,锑对人体存在累积的毒性及致癌性。因此研究锑的健康风险十分重要。

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仅取决于重金属的总量,还取决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bioavailability)是指重金属能被生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部分。广义的生物有效性包括以下三个概念:(1)绝对生物有效性(absolutebioavailability,ABA),指通过口腔暴露的污染物最终进入血液循环的部分;(2)相对生物有效性(relative bioavailability,RBA),是指通过口腔暴露测定物质和参照物质中污染物被人体吸收的部分之间的比值;(3)生物可利用性(bioaccessibility)指测定物质中污染物质溶解到胃肠液中,可以被潜在吸收的部分。由于测定绝对生物有效性过程比较复杂,目前常测定重金属的相对生物有效性。

然而,对锑的健康风险评价的研究仍然匮乏。首先,关注锑的健康风险的研究较少;其次,对于锑的健康风险评价多数只关注锑的总量。而根据污染物中锑的总量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忽视了生物有效性部分,会高估其所带来的风险,导致过度修复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因此,需要建立小鼠模型,评估锑的相对生物有效性及健康风险。

目前,已有研究发现,给大鼠饮用含酒石酸锑钾的饮用水,锑在大鼠体内的累积情况为脾脏>肝>肾>脑>脂肪>血清,但最适于研究锑的生物有效性的小鼠靶器官仍没有确定。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肝脏靶器官精确评估锑存在的健康风险的小鼠模型建立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测定锑相对生物有效性的小鼠模型建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驯化:取小鼠驯化;

(2)锑的浓度梯度溶液和鼠粮的制备:向超纯水或鼠粮中分别加入含锑的化合物,配制锑的浓度梯度溶液和鼠粮;

(3)锑暴露:将配制的含锑的浓度梯度溶液或鼠粮通过灌胃或喂食的方式,暴露给小鼠,每个浓度设置若干只小鼠作为平行,每日暴露,定时定量;

(4)靶器官采集及预处理:暴露过程结束后的第二天,采集小鼠的肝脏、肾脏以及脾脏,将所有靶器官样品冻干,待用;

(5)靶器官样品处理及测定:记录冻干的靶器官重量,消解并测定样品中锑的含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75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