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车组气密性定量检测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90182.0 | 申请日: | 2019-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1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季永明;胡松涛;刘国丹;佟振;童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董雪 |
地址: | 26652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车组 围护结构 动车组车体 气密性 空气体积流量 定量检测 对数转换 减压设备 流量数据 压差 加压 定量评价指标 空气流量系数 采集 空气渗透量 最小二乘法 检测系统 空气流动 气密性能 特征指数 稳定工况 线性拟合 车体 两边 修正 | ||
1.一种动车组气密性定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别采集动车组车体围护结构两侧在不同压差下,达到稳定工况时动车组内外空气温度、动车组内外压力以及加压/减压设备流量数据;
根据加压/减压设备流量数据修正通过动车组车体围护结构的空气体积流量;
根据空气流动特征指数与空气流量系数,确定动车组车体围护结构的空气体积流量与围护结构两侧压差的关系式;
对上述关系式两边分别进行对数转换;
根据采集的动车组内外空气温度、动车组内外压力以及加压/减压设备流量数据,将对数转换后的关系式进行最小二乘法逆向线性拟合,得到空气流动特征指数和空气流量系数;
根据得到的空气流动特征指数和空气流量系数,计算被测动车组在设定工况下的空气渗透量,作为其气密性定量评价指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车组气密性定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加压/减压设备流量数据修正通过动车组车体围护结构的空气体积流量,具体为:
其中,qenv为动车组车体围护结构的空气体积流量,qm为加压/减压设备流量数据,ρin与Tin分别为室内空气对应的密度与温度,ρe与Te分别为室外空气对应的密度与温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车组气密性定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车组车体围护结构的空气体积流量与围护结构两侧压差的关系式,具体为:
qenv=Cenv(Δpenv)n
其中,qenv为动车组车体围护结构的空气体积流量,n为空气流动特征指数,Cenv为空气流量系数,Δpenv为围护结构两侧压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车组气密性定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对数转换后的关系式进行最小二乘法逆向线性拟合,具体为:
对数转换后的关系式为:ln(qenv)=nln(Δpenv)+ln(Cenv);
另y=ln(qenv),x=ln(Δpenv),得到:y=nx+ln(Cenv);
带入每一个测试点的测试数据,得到空气流动特征指数n和空气流量系数Cenv的拟合结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车组气密性定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得到的空气流动特征指数和空气流量系数,计算被测动车组在设定工况下的空气渗透量,具体为:
将得到的空气流动特征指数和空气流量系数带入到动车组车体围护结构的空气体积流量与围护结构两侧压差的关系式,在围护结构两侧压差已知的情况下,能够得到动车组车体围护结构的空气体积流量,即被测动车组在设定工况下的空气渗透量。
6.一种动车组气密性定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压/减压装置、流量测量装置、室内外温度测量装置、室内外压力测量装置和数据处理中心;
所述加压/减压装置通过变频风机为动车组内加压/减压处理,所述流量测量装置测量变频风机流量,所述室内外温度测量装置分别测量动车组室内、外温度,所述室内外压力测量装置分别测量动车组室内、外压力;所述数据处理中心采集测量数据,并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动车组在设定工况下的空气渗透量,作为其气密性定量评价指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动车组气密性定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减压装置包括变频风机、可伸缩框架和密封布,所述密封布固定在可伸缩框架上,密封布上设有连接孔,变频风机通过管道与连接孔连接;所述可伸缩框架将密封布固定于动车组的门/窗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未经青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018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