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熔融贫化铜渣和锌渣的综合利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91174.8 | 申请日: | 2019-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64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廷安;牛丽萍;豆志河;张子木;刘燕;张保敬;赵秋月;吕国志;傅大学;张伟光;赫冀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33/08 | 分类号: | C22C33/08;C22C37/06;C22B7/04;C22B15/00;C22B19/20;C22B19/30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梁焱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熔融 贫化 综合利用 方法 | ||
一种熔融贫化铜渣和锌渣的综合利用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将温度1200~1250℃的熔融铜渣贫化处理;排出锍剩余的熔渣作为原料熔体;或者将经过贫化处理后的熔融铜渣作为原料熔体;(2)向原料熔体中加入锌渣,在还原炉内形成混合熔体;(3)升温至1400~1450℃,进行搅拌在还原炉内形成具有离心漩涡的熔池;(4)喷吹还原剂进行涡流还原熔炼;将熔渣排出,在还原炉内获得含铜铁水;(5)加入铬铁合金进行调质熔炼,浇铸。本发明反应迅速彻底,工期流程短,工艺简单,投资少,节能环保,成本低廉,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熔融贫化铜渣和锌渣的综合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炼铜工艺的迅速发展,强氧化熔工艺以其熔炼阶段速度快,强度大,产出铜锍品位高,除铁率高等优点被推广使用;铜锍会以机械夹杂和化学溶解的方式存在于铜渣中,在高品位铜硫产出的同时,渣中夹杂的铜锍品位也较高,带来的渣含铜量较高,经过贫化处理后弃渣含铜仍高达0.4~0.8%。除铁率高使得铜锍品位高的同时将铁几乎全部集中在渣中,高达40~50%,铜铁含量都远高于工业开采品位;将尾渣中铜铁元素进行富集,不但能够实现废物的再利用,实现工业废弃物无害化,而且还可以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工业上铜渣火法贫化后尾渣的处理方法为将其浮选处理,浮选贫化占用大量的土地,且对渣的性质有着很高的要求,场地需求是小型铜冶炼厂所不能满足的,只能将铜渣卖出进行处理,运输费用大大增加了回收铜的成本;且即使贫化程度再高,终渣含铜仍在0.3%以上,因为钢中混入铜元素会产生热脆,含有微量铜的含铁尾渣最终制作水泥或堆存处理;选矿进行缓冷处理,浪费其中大量的潜热,且铁资源的废弃更是资源的浪费。
火法炼锌产生的锌渣中除了含有大量的锌外,还含有少量的铜和大量的铁,目前对其处理都是升温回收其中的锌,尾渣废弃或运至水泥厂,造成其中铁资源的浪费;而锌渣和铜渣除锌、铜含量不同外,主要成分都为铁的氧化物和硅酸盐。
目前耐磨铸铁生产主要采用生铁为原料然后加入所需各种元素制得,需进行二次冶炼过程,且随着铁矿石价格的不断提高,生铁的价格不断增加,给耐磨铸铁的生产带来了成本的增加。
申请号为201410345197.2的专利提出了一种铜渣还原冶炼含铜抗菌不锈钢的方法,将铜渣先适度贫化后进行深度还原得到铜铁合金,然后进行炼钢过程,流程较长,且主要针对富氧底吹铜渣等含铜量较高铜渣;申请号为201710885434.8的专利提出了一种耐磨铸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各种原料混合后置于熔融炉中,不涉及废渣的二次利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铜锌厂尾渣处理方式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熔融贫化铜渣和锌渣的综合利用方法,采用较为便宜的焦煤等碳质还原剂,且搅拌加入,将贫化处理后的(2)含铜尾渣与含锌尾渣同时直接还原得到含铜铁水,加入铬铁即可得到含铜铬耐磨铸铁。
本发明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将温度1200~1250℃的熔融铜渣经溜槽导入贫化炉内,所述的贫化炉内设有搅拌桨;启动搅拌桨对熔融铜渣进行搅拌,并通过喷粉装置向熔融铜渣中喷入硫化剂,搅拌30~60min完成贫化;然后通过贫化炉下部的排料口将沉入底部的锍放出,在贫化炉剩余的熔融贫化熔渣导入还原炉内作为原料熔体;或者将经过贫化处理后的熔融铜渣经溜槽导入还原炉内,作为原料熔体,经过贫化处理后的熔融铜渣的温度为1200~1250℃;
(2)向原料熔体中加入锌渣,在还原炉内形成混合熔体;锌渣的加入量为原料熔体总质量的20~30%;
(3)通过还原炉将混合熔体升温至1400~1450℃,通过搅拌桨对混合熔体进行搅拌,在还原炉内形成具有离心漩涡的熔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11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氮钢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耐磨铸铁钢球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