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筋笼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92213.6 | 申请日: | 2019-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92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周正述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固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B23P1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汤春微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筋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筋笼生产方法,属于钢筋笼制作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输入钢筋笼的主筋数量A,输入钢筋笼的相邻主筋之间的夹角α;将若干个内撑筋沿第一直线布置并支撑;将一根主筋输送到所述若干个内撑筋的外侧壁上,同时输送主筋数量i的值加1,即i=i+1,其中i的初始值为0;焊工将主筋焊接到内撑筋的外侧壁上;驱动所述若干个内撑筋同步绕第一直线旋转,旋转角度为α;判断i=A;当判断为否时,重复主筋供料;当判断为是时,驱动所述若干个内撑筋同步绕第一直线匀速旋转,同时移动绕线机沿与第一直线平行的第五直线运动,焊工将移动绕线机中的绕筋焊接到主筋上;钢筋笼制作完成。本发明大幅提高了钢筋笼的制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筋笼制作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钢筋笼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在大型桥梁和其他工程类施工中需要进行大量桩柱施工,在这些桩柱施工中,需要加工大量钢筋笼,现有技术中,钢筋笼滚焊机是一种常用的制作钢筋笼的设备。
参考图1,常见的钢筋滚焊机其由滑动轨道、移动旋转盘、固定旋转盘、旋转分料架、钢筋上料架等主要部分组成。其工作流程如下:首先将主钢筋放置到钢筋上料架的置料架上,然后带勾链条会将钢筋向上抬起,放到旋转分料架的其中一个格位上,此时完成一根主筋的上位,重复这个动作,直到所有需要的主筋均装填到旋转分料架上,然后通过人工将钢筋主筋固定筒和后钢筋固定筒固定到主筋筒固定圈上,之后人工计算出固定筒与中心的角度,根据计算角度重复调节固定筒直到位置正确,确保主筋固定筒均布圆周。再然后将移动旋转盘移动到固定旋转盘前方,直到几乎贴合,然后多位工人手动从旋转分料架上拉出主钢筋,然后用力将主钢筋穿过后钢筋固定筒到达钢筋主筋固定筒,接下来用钢筋主筋固定筒上的紧固螺丝压紧主筋。一个钢筋笼根据设计的不同有几根或者几十根主筋,都必须通过这样人工的办法一根一根的全穿好,穿好后准备工作才基本完工,方可开机运行。机器开机后,移动旋转盘、钢筋笼、固定旋转盘、旋转分料架、主钢筋全部同步一起旋转。旋转的同时移动旋转盘顺着滑动轨道向外移动,同时也就把旋转的主筋通过后钢筋固定筒也向外拉升出来,同时绕筋盘料架上的绕筋也被提取出来,穿过绕筋调直机后再焊接在主筋上。随着机器运转和拉伸,绕筋便螺旋着缠绕到主筋上边,此时根据设计施与焊接,等钢筋拉伸到位后,钢筋笼便基本完成,完成后便可以升起液压滚轮支撑架,钢筋笼通过液压滚轮支撑架支承。取出前后的主筋套,钢筋笼即可吊装移动,此时的钢筋还有最后工序,人工焊接内撑筋,工人把提前做好的内撑筋手工移动到钢筋笼内部端正后焊接,完成后钢筋笼制作完成了。即可将上述工序简化为:人工圆形阵列主筋→焊接绕筋→人工焊接内撑筋。明显可以看出,现有的钢筋笼滚焊机中存在大量的人工非焊接作业,严重影响了钢筋笼的制作效率。
第二种现有工艺中的钢筋笼绕线机由绕线机滚轮和移动绕线机组成。其工作情况如下:首先工人手持内撑筋和主筋保持焊接位置,然后手工焊接,直到主筋和内撑筋全部焊接到位。这个时候绕线机滚轮开机旋转,进而带动内撑筋和主筋构成的钢筋笼主体结构自转,然后移动绕线机开始出绕筋,将筋缠绕于钢筋笼主体结构上,直到完工。此种钢筋笼制作工艺的效率更加低。
因此,申请人认为有必要研发一种可以大幅提高钢筋笼制作效率的钢筋笼生产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钢筋笼制作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钢筋笼生产方法,其通过调整钢筋笼的焊接工序和工序作用客体,先将内撑筋布置支撑,再将主筋依次焊接在同步旋转的多个内撑筋的周向上,最后再将绕筋焊接到旋转的钢筋笼主体上,提高了钢筋笼制作效率。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钢筋笼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输入钢筋笼的主筋数量A,输入钢筋笼的相邻主筋之间的夹角α;
步骤二、将若干个内撑筋沿第一直线布置并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固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固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22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