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过流保护电路、控制电路、芯片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94857.9 | 申请日: | 201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42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周中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澜至电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3/08 | 分类号: | H02H3/08;H02H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张燕 |
地址: | 6102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 电路 控制电路 芯片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过流保护电路、控制电路、芯片及控制方法,过流保护电路开关模块用于导通或关闭供电模块与负载之间的通路;过流检测模块,用于将过流转换化为过流保护电路输出端的欠压;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电路的导通或关闭;欠压检测模块用于采样欠压保护点处的电压;当过流保护电路输出端的输出电压大于欠压保护点处的电压时,欠压检测模块第三端的检测电平高于预设高压最小值,以使电路处于正常输出状态;当电路输出端的输出电压小于欠压保护点处的电压时,欠压检测模块第三端的检测电平低于预设高压最小值,以使电路处于保护负载的保护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路应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路,特别是涉及一种过流保护电路、控制电路、芯片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STB(set top box)机顶盒需要对外部设备供电,在供电的同时需要提供过流或短路保护的电路应用技术,例如,T/T2天线供电电路,SMC(smart card)供电电路,DVB-SLNB供电电路。
但是,面对机顶盒行业的成本压力,对每个单元电路做到尽可能的精简。以前的T2天线保护电路上,有的电路保护响应迅速和单个MCU PIN检测和控制的优势,但过流检测和自锁电路复杂,在BOM上处于劣势;有的电路,成本上稍有优势,但需要MCU用2个GPIO,分别用于检测和控制,并且存在响应速度慢的特点。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过流保护电路、控制电路、芯片及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若电路保护响应迅速和单个MCU PIN检测和控制的话,则导致电路复杂,在BOM上处于劣势等缺陷;若成本上稍有优势的话,则需要MCU采用2个GPIO,则导致响应速度慢等缺陷,实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流保护电路、控制电路、芯片及控制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若电路保护响应迅速和单个MCU PIN检测和控制的话,则导致电路复杂,在BOM上处于劣势;若成本上稍有优势的话,则需要MCU采用2个GPIO,则导致响应速度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过流保护电路,其输入端与供电模块电性连接,其输出端与一负载电性连接;所述过流保护电路包括:开关模块、过流检测模块、控制模块和/或欠压检测模块;其中,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电性连接,用于导通或关闭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负载之间的通路;所述过流检测模块,设置于所述开关模块和所述过流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之间,用于将过流转换化为过流保护电路输出端的欠压;所述过流检测模块的第二端和所述过流保护电路输出端之间设置有过流保护电路输出端的欠压保护点;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三端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过流保护电路的导通或关闭;所述欠压检测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二端电性连接,第二端与所述过流检测模块的第二端电性连接,所述欠压检测模块的第二端用于采样所述欠压保护点处的电压;当过流保护电路输出端的输出电压大于欠压保护点处的电压时,欠压检测模块第三端的检测电平高于预设高压最小值,以使所述过流保护电路处于正常输出状态;当过流保护电路输出端的输出电压小于欠压保护点处的电压时,欠压检测模块第三端的检测电平低于预设高压最小值,以使所述过流保护电路处于保护所述负载的保护状态。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过流保护电路还包括:第一过滤模块,其一端与所述供电模块连接,另一端接地,用于过滤输入至所述过流保护电路输入端的电压纹波;第二过滤模块,其一端与过流保护电路输出端连接,另一端接地,用于过滤输入至所述过流保护电路输出端的电压纹波。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模块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二过滤模块包括第二电容;其中,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相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与过流保护电路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澜至电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未经澜至电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48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