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螺旋气流的空调导风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95957.3 | 申请日: | 201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42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8 |
发明(设计)人: | 金英爱;李阳;马伏新;吕文博;张源博;蒋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13/14 | 分类号: | F24F13/14;F24F1/0011;F24F1/0018;F24F11/7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许小东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螺旋 气流 空调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利用螺旋气流的空调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风框,其可拆卸设置在空调出风口;
导风机构,其一端可旋转支撑在所述导风框内;
导风板,其设置在所述导风机构另一端;
多个螺旋风扇,其可旋转支撑在所述导风机构上;
联动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导风机构和所述导风框之间,能够推动所述导风机构旋转;
通过用户定义的空调温度Td和室内实时温度Ts,计算空调风速;
当Td<Ts且Td≤26℃时,空调风速设定为:
其中,vl为空调制冷模式风速;
当Td≥Ts且Td>26℃时,空调风速设定为vr,并转动导风机构;
其中,
π为圆周率,e为螺旋风扇转动阻力系数,m为螺旋风扇数量,Ts为室内实时温度,Td为用户定义的空调温度,h为空调安装高度,k为转换系数,T0为室内标准温度,v0为送风口平均风速,G为螺旋风扇的吹拂距离;
导风机构的转角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导风机构的转角,vr为空调制热模式风速,v0为送风口平均风速,α为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的最大转角,β为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的最小转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螺旋气流的空调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装置包括:
伸缩推杆,其一端可旋转支撑在所述导风框内;
第一短连杆,其一端与所述伸缩推杆另一端铰接;
第二连杆,其一端与所述第一短连杆另一端铰接,另一端连接所述导风机构;
第三连杆,其一端可旋转支撑在所述导风框内,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短连杆另一端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螺旋气流的空调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推杆为液压杆或滚珠丝杠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螺旋气流的空调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装置包括:
转动凸轮,其可旋转支撑在所述导风框内;
第一短连杆,其一端可旋转支撑在所述转动凸轮一端;
第二连杆,其一端与所述第一短连杆另一端铰接,另一端连接所述导风机构;
第三连杆,其一端可旋转支撑在所述导风框内,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短连杆另一端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螺旋气流的空调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凸轮由电机驱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螺旋气流的空调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机构包括:
第一导风杆,其一端可旋转支撑在所述导风框内;
第二导风杆,其一端可旋转支撑在所述导风框内,与所述第一导风杆平行设置;
连接板,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导风杆和所述第二导风杆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螺旋气流的空调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上具有多个阵列的安装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螺旋气流的空调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风扇包括:
中心柱,其可旋转支撑在所述安装孔内;
多个螺旋凹槽,其间隔分布在所述中心柱的周缘前方及侧壁处;
风扇叶片,其嵌设在所述螺旋凹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595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风管机的回风组件和风管机
- 下一篇:出风面板和空调室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