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螺旋气流的空调导风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95957.3 | 申请日: | 201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42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8 |
发明(设计)人: | 金英爱;李阳;马伏新;吕文博;张源博;蒋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13/14 | 分类号: | F24F13/14;F24F1/0011;F24F1/0018;F24F11/7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许小东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螺旋 气流 空调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螺旋气流的空调导风装置,包括:导风框,其可拆卸设置在空调出风口;导风机构,其一端可旋转支撑在所述导风框内;导风板,其设置在所述导风机构另一端;多个螺旋风扇,其可旋转支撑在所述导风机构上;联动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导风机构和所述导风框之间,能够推动所述导风机构旋转,本发明通过螺旋叶片制造螺旋气流,达到增加空调送风距离的目的,并借助导风板对风的导向作用,改变出风方向,增强产品空气调节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制冷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利用螺旋气流的空调导风装置和一种利用螺旋气流的空调导风方法。
背景技术
室内空调出风口一般位于房屋顶部,在空调处于制热工况时由于吹出的热风密度小于室内冷空气密度。因此为了可以使室内温度可以更快速的达到设定温度,需要将热风吹至地面附近,使热空气在地面附近聚集,实现热量的自下而上的传递。但是对于一些非家用情况,制热模式时空调的送风距离因为热风密度的影响而无法达到要求。例如对于商用室内空调,其室内屋顶一般相对较高,制热时空调出风距离不足,热风无法被送至地面附近,导致地面附近温度较低,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计开发了一种利用螺旋气流的空调导风装置,通过螺旋叶片制造螺旋气流,达到增加空调送风距离的目的,并借助导风板对风的导向作用,改变出风方向,增强产品空气调节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螺旋气流的空调导风方法,通过用户定义的空调温度和室内实时温度给出空调出风口风速,有效提高空调变温效果,变温速度快,匀速变温,体感效果好。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利用螺旋气流的空调导风装置,包括:
导风框,其可拆卸设置在空调出风口;
导风机构,其一端可旋转支撑在所述导风框内;
导风板,其设置在所述导风机构另一端;
多个螺旋风扇,其可旋转支撑在所述导风机构上;
联动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导风机构和所述导风框之间,能够推动所述导风机构旋转。
优选的是,所述联动装置包括:
伸缩推杆,其一端可旋转支撑在所述导风框内;
第一短连杆,其一端与所述伸缩推杆另一端铰接;
第二连杆,其一端与所述第一短连杆另一端铰接,另一端连接所述导风杆;
第三连杆,其一端可旋转支撑在所述导风框内,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短连杆另一端铰接。
优选的是,所述伸缩推杆为液压杆或滚珠丝杠副。
优选的是,所述联动装置包括:
转动凸轮,其可旋转支撑在所述导风框内;
第一短连杆,其一端可旋转支撑在所述转动凸轮一端;
第二连杆,其一端与所述第一短连杆另一端铰接,另一端连接所述导风机构;
第三连杆,其一端可旋转支撑在所述导风框内,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短连杆另一端铰接。
优选的是,所述转动凸轮由电机驱动。
优选的是,所述导风机构包括:
第一导风杆,其一端可旋转支撑在所述导风框内;
第二导风杆,其一端可旋转支撑在所述导风框内,与所述第一导风杆平行设置;
连接板,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导风杆和所述第二导风杆之间。
优选的是,所述连接板上具有多个阵列的安装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59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风管机的回风组件和风管机
- 下一篇:出风面板和空调室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