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步带轮的生产工艺及滚压生产同步带轮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97490.6 | 申请日: | 201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10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林冬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洛江佳泰齿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14 | 分类号: | B23P1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步带 生产工艺 生产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同步带轮的生产工艺,属于传动零件生产技术领域,包括(1)加工带轮本体,(2)加工挡圈,(3)滚压挡圈,(4)检验、去毛刺,(5)喷涂防锈层,本发明相比较采用传统的焊接方式,其表面无焊接痕迹,外观效果好,也不要经过打磨处理,加工方便简单,同时滚压之后挡圈与带轮本体的侧面紧贴,平面度好,连接更加牢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同步带轮的生产工艺及滚压生产同步带轮的设备,属于传动零件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同步带轮传动是由一根内周表面设有等间距齿的封闭环形胶带和相应的带轮所组成。运动时,带齿与带轮的齿槽相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是一种啮合传动,因而具有齿轮传动、链传动和平带传动的各种特点,广泛应用于汽车、纺织、印刷包装设备、缝制设备、办公设备、激光雕刻设备、烟草、金融机具、舞台灯光、通讯食品机械、医疗机械、钢铁机械、石油化工、仪器仪表、各种精密机床等领域,现有的同步带轮包括带轮本体以及位于两个带轮本体两侧挡圈,而带轮本体与挡圈采用传统的焊接方式连接成一个整体,如此一来势必会在两者的焊接处留下较大的焊接痕迹,不仅影响了同步带轮的美观,造成后续需要通过打磨方式才能将焊接痕迹磨平,增加了操作工序和难度,同时带轮本体与挡圈的连接也并不具有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同步带轮的生产工艺及滚压生产同步带轮的设备。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同步带轮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加工带轮本体:将圆棒形的毛坯料放在高速锯床上切断,并将此毛坯料经粗、精车至要求范围内,从而成型带轮本体以及位于带轮本体两端的凸台,再以带轮本体的外圆为装夹基准进行带轮本体中心安装孔的加工,随后在带轮本体的外圆上进行铣齿加工,从而完成带轮本体上轮齿的成型工序。
(2)加工挡圈:将薄板输送至冲床中,利用与挡圈配套的冲裁模具,并在冲床中冲头的压力作用下,从而冲裁出挡圈。
(3)滚压挡圈:将带轮本体竖直放置在回转夹具上,并将其中一个挡圈水平套在凸台的外侧,依靠压紧装置按压挡圈的边缘,同时通过驱动装置带动滚压装置滚压凸台的边缘,使其发生变形并朝远离安装孔的方向膨胀,从而将挡圈牢固的连接在带轮本体上,随后翻转带轮本体,按照上述方法滚压另一个挡圈即可完成同步带轮的生产。
(4)检验、去毛刺:查看生产完成之后同步带轮的装配是否牢固、外形是否有刮痕,同时利用砂纸去除同步带轮边缘的毛刺。
(5)喷涂防锈层:在成型后的同步带轮表面喷涂一层防锈层,最终产生成品。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滚压装置与凸台的接触面积为凸台投影面积的1/8-1/6。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滚压的压力为12-15Mpa,滚压的时间为90s。
优选的,所述凸台的高度比挡圈的最大厚度大0.2-0.5mm。
本发明提供一种滚压生产同步带轮的设备,包括机架、位于机架上的滚压装置以及用于定位带轮本体的回转夹具,所述滚压装置包括滚动轴承、与滚动轴承连接的固定杆以及连接在固定杆远离滚动轴承一端的主轴,所述主轴的外侧设置有用于驱动主轴转动的动力装置,所述主轴的一侧设置有竖直滑板,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竖直滑板上下运动的第一电机和丝杠,所述回转夹具包括装夹台以及位于装夹台中心且与安装孔配合的定位轴,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装夹台旋转的第二电机。
优选的,所述动力装置包括位于主轴两侧的转动座、安装在转动座上的第三电机以及位于主轴内侧的传动结构,所述传动结构包括固定在主轴上的从动齿轮以及连接在第三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传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洛江佳泰齿轮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洛江佳泰齿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74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