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壳体内壁膜切缝检测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00057.3 | 申请日: | 201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18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均普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2 | 分类号: | G01B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源天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3 | 代理人: | 闫冬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壳体 内壁 膜切缝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产品影像检测装置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壳体内壁膜切缝检测装置及方法。所述壳体内壁膜切缝检测装置,包括视觉相机(3)和平面镜(2),平面镜(2)设置在壳体(1)一侧,视觉相机(3)设置在壳体(1)另一侧上方,平面镜(2)反射壳体(1)外壁的影像,视觉相机(3)采集壳体(1)内壁和平面镜(2)内的影像。所述壳体内壁膜切缝检测方法使用壳体内壁膜切缝检测装置,根据所述第二影像(C)中切缝(14)与目标小孔(12’)的距离,确定切缝(14)与目标小孔(12’)的实际偏移量。本发明成本低、调试难度小,方法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产品影像检测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壳体内壁膜切缝检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的壳体1,该壳体1包括圆桶状的壳本体11,壳本体11的弧形侧壁上周向分布小孔12。壳本体11的弧形内壁贴有膜13,膜13从壳体1内壁遮住小孔12,使得小孔12从壳体1内壁不可见。膜13上设有平行于壳本体11轴心线的切缝14,切缝14的数量若干。在壳体1被装配前,需要检测壳体1内侧壁上切缝14相对壳体1外侧壁上小孔12的位置是否正确,即检测切缝14相对于小孔12的偏移量,以保障壳体1侧壁的密封性。
由于切缝14只在壳体1的内壁可见,小孔12只在壳体1的外壁可见,因此,若要检测切缝14与小孔12的偏移量,目前采用的检测方法是设置两个视觉相机,一个用于采集切缝14的影像,一个用于采集小孔12的影像。这种方法存在成本高、调试难度大和影像比较算法复杂等诸多弊端。
鉴于上述缺陷,本发明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中的至少一个方面,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壳体内壁膜切缝检测装置,包括视觉相机和平面镜,所述平面镜设置在待检测壳体的一侧,所述视觉相机设置在所述壳体另一侧的上方,所述平面镜用于反射所述壳体外壁的影像,所述视觉相机用于采集所述壳体内壁和所述平面镜内的影像。
可选地,所述平面镜的镜面与所述壳体的轴心平行。
可选地,所述平面镜的所述镜面与所述壳体外壁的直线距离介于20mm至30mm之间。
可选地,所述视觉相机的镜头轴心和所述壳体的轴心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所述平面镜的镜面。
可选地,所述视觉相机的所述镜头轴心与所述壳体的轴心之间的夹角介于30°至60°之间;所述视觉相机的镜头与靠近所述平面镜一侧的所述壳体底部之间的距离介于200mm~300mm之间。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上方设有光源。
可选地,还包括吸盘和与所述吸盘连接的电机,所述吸盘用于固定所述壳体。
可选地,所述视觉相机安装在相机支架上,所述相机支架包括安装块、与所述安装块连接的第一安装板和与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的第二安装板,所述视觉相机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板上,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安装块的安装位置可调,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安装位置可调。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使用一个视觉相机,成本节省近一倍;2、平面镜及相机的安装调试简单、易操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使用上述壳体内壁膜切缝检测装置进行壳体内壁膜切缝检测的方法,所述平面镜采集到第一影像,所述第一影像为所述壳体外壁的影像,从所述第一影像中可看到所述壳体的小孔;
所述视觉相机采集到第二影像,所述第二影像为所述壳体内壁和所述第一影像的影像,从所述第二影像中既可以看到小孔又可以看到切缝;
在所述第二影像中,做所述切缝的延长线,选择一个与所述切缝相邻的目标小孔,根据所述目标小孔到所述延长线的垂直距离,换算出所述切缝与所述目标小孔的实际偏移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均普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均普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00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