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功能性保健茶用天然抗氧剂提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02890.1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94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子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万清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6 | 分类号: | A23F3/16;A23F3/22;B01D61/36;B01D11/02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徐俊杰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能 性保健 天然 抗氧剂 提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功能性保健茶用天然抗氧剂提取方法,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本申请的提取方法包括制备提取物浸膏、制备儿茶素粗品、制备儿茶素收集液,最后经微波提取及过滤、蒸发即得成品。本发明采用蒸馏以及分散微珠微波处理,尽可能避免了化学有机溶剂的使用,减少了残留,制备得到纯度较高的儿茶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功能性保健茶用天然抗氧剂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儿茶素,系从茶叶等天然植物中提取出来的一类酚类活性物质,儿茶素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病菌以及保护心脑器官等多种药理作用,这些药理活性主要由其多羟基结构决定,其中,EGCG抗氧化性最为突出。但由于儿茶素存在脂溶性低、稳定性差等缺点,大大限制了其开发应用。
发明专利CN201510898020.X公开了一种从茶叶中提取儿茶素的制备方法,但是工艺步骤依旧复杂;发明专利CN00129830.5公开了一种超临界CO2反向提取儿茶素的工艺,但是反应条件要求高,成本高,不易推广;发明专利CN200810049869.X公开了一种提取儿茶素的方法,但是使用了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等有机溶剂,容易产生化学残留。因此,人们希望通过更合适的制备方法以提高儿茶素的提取效率及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功能性保健茶用天然抗氧剂提取方法,解决传统提取方法中提取率低、提取稳定性差等缺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功能性保健茶用天然抗氧剂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100-200份茶叶经干燥、粉碎,制成粉末,加入体积分数65-75%的乙醇,在60-70℃的恒温水浴中搅拌浸提,冷却后过滤,滤液蒸馏浓缩回收乙醇,得提取物浸膏;其中,茶叶与体积分数65-75%的乙醇的摩尔比为1:8-10;
(2)将提取液浸膏经孔径为50-60nm的聚偏二氟乙烯超滤膜循环过滤浓缩,至固形物含量为6-12%,得儿茶素粗品;
(3)将儿茶素粗品送入蒸馏装置内,在蒸馏装置中刮膜器的作用下,均匀的分布于蒸发器表面,在真空下,轻组分气体直接进入中间冷凝器冷凝,流入轻组分收集器;重组分沿蒸发器筒体内壁进入重组分收集器,得到儿茶素收集液;
(4)将得到的儿茶素收集液置于2倍体积的65-75%乙醇溶剂中,加入溶液总质量0.5-1.2%的分散微珠,微波提取,然后将得到的萃取溶液过滤,所得滤液经旋转蒸发呈粉末状即得成品。
所述步骤(3)中儿茶素粗品进入蒸馏装置进料速率为200-500ml/h,操作温度65-85℃。
所述步骤(3)中刮膜器转速为100-400r/min,蒸发器表面温度为100-103℃,真空度为0.5-25mmHg。
所述步骤(4)中分散微珠由氯化铁与玉米糊化淀粉按照质量比1:3-5包埋而成,分散微珠的直径为0.1-0.5mm。
所述步骤(4)中微波功率调置500-800W,微波提取10-20s。
所述分散微珠的制备方法为:
(1)将含有玉米糊化淀粉的水悬浊液在40℃条件下进行混合,制得包埋剂;
(2)将包埋剂与氯化铁进行混合,并将所得混合物进行造粒和干燥,温度为30-60℃,干燥使得干燥后的物料中的水活度在0.2以下,即得。
所述含有玉米糊化淀粉的水悬浊液中玉米糊化淀粉的含量为0.1-10g/100mL。
所述玉米糊化淀粉由原玉米淀粉加热至糊化制得,加热温度为80-100℃,加热时间为5-20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万清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万清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28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茶类提取物
- 下一篇:一种抗氧化山药红茶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