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参肠卵油的醇提取方法及所得海参肠卵油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03009.X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3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柯亚夫;仇登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池州市月亮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1/02 | 分类号: | C11B1/02;C11B3/00;C11B1/10;A61K8/92;A61Q19/00;A23D9/007;A23L2/38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李祺;张洁 |
地址: | 24281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参肠卵 醇提取 生物技术领域 操作安全 原料真空 真空脱溶 脱臭 萃取 开发 应用 | ||
本发明提出一种海参肠卵油的醇提取方法及所得海参肠卵油,属于生物技术领域,该提取方法既操作安全简便、又无需复杂高昂设备,可以大大加快海参肠卵的开发和利用。该技术方案包括将原料真空冷冻干燥、粉碎、萃取、真空脱溶、纯化、真空干燥和脱臭等步骤。本发明能够应用于海参肠卵油的深度再开发利用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参肠卵油的醇提取方法及所得海参肠卵油。
背景技术
海参,属海参纲(Holothuroidea),是生活在海边至8000米的海洋棘皮动物,距今已有六亿多年的历史,海参以海底藻类和浮游生物为食。海参不仅是珍贵的食品,也是名贵的药材。海参油中含有丰富的磷脂、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对于老年人和妇女有良好的膳食补充作用。然而,传统的海参油往往由于含有组胺而带来严重的海鲜过敏症,使得大量人群无法服用。
传统的海参油在提取之后,难以二次加工使用。与此同时,海参肠卵在加工过程中一般被丢弃或者作为花肥,带来了严重的浪费。随着研究的深入,原本属于海参加工副产品的肠卵(内脏和性腺,也叫海参花)经研究发现也含有丰富的海参的各种营养物质,如含有较丰富的海参皂甙、多种海参多肽及多种氨基酸、以及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成分,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抗凝血、保护神经组织的生理功能。
目前,各种动植物材料的脂类成分提取通常都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工艺,但现有技术未报到海参肠卵油的提取工艺,主要可能的原因是:一方面,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设备昂贵,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海参肠卵油成本太高,投入太大,对于海参副产品(海参肠卵)的加工经济上不划算;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二氧化碳超临界工艺需要在超高压下进行操作,生产安全有隐患,生产环境、人员要求高。所以,开发一种即操作安全简便、又不需要复杂高昂设备的海参肠卵油的提取方法就变得非常必要,可以大大加快海参肠卵的开发和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海参肠卵油的醇提取方法及其所得海参肠卵油,该提取方法既操作安全简便、又无需复杂高昂设备,可以大大加快海参肠卵的开发和利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参肠卵油的醇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取预筛选好的海参肠卵原料进行冷冻干燥,得到冻干海参肠卵原料;
将冻干海参肠卵原料粉碎后,利用无水乙醇先后进行一次加热搅拌提取和二次加热搅拌提取,将两次得到的提取液合并后离心处理,得到离心液;
将离心液于低温真空下脱除乙醇,直至离心液无乙醇味,得到海参肠卵粗油;
向海参肠卵粗油中加入磷酸进行脱胶,然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于高温条件下进行碱炼脱酸,离心处理后,得到碱炼油;
将碱炼油于真空条件下进行干燥和脱臭,得到海参肠卵油。
作为优选,冻干海参肠卵原料粉碎后的粒径≥60目,所加入的无水乙醇的重量为冻干海参肠卵原料的1-5倍。
作为优选,一次加热搅拌提取和二次加热搅拌提取的提取温度为40℃-70℃,搅拌速度60-1000RPM,时间30min-240min。
作为优选,将两次得到的提取液合并后离心处理的条件为离心转速4000-9000RPM,离心时间3-20min。
作为优选,离心液脱除乙醇的温度为60-65℃,真空条件为0.01MPA。
作为优选,加入的磷酸浓度为85%,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波美度为5-10°Bé,高温条件为80-90℃,碱炼时间为1-15s。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由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海参肠卵油的醇提取方法得到的海参肠卵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池州市月亮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池州市月亮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30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