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滑动车门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07617.8 | 申请日: | 201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6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邓卫东;易炜;刘立群;高喜海;丁桂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652 | 分类号: | E05F15/652;E05F15/686;E05D15/06;B60J5/06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谭果林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动 车门 车辆 | ||
本发明属于车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滑动车门及车辆,包括车门本体及滑移导向组件;滑移导向组件包括滑移导轨、导向导轨及滑动连杆,滑移导轨固定在车身下部并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导向导轨固定在车身下部并位于滑移导轨的内侧,滑动连杆的第一端固定在车门本体上,滑动连杆的第二端可沿导向导轨移动,滑动连杆可相对滑移导轨沿车身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移动,以引导所述车门本体相对车身沿车身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移动。滑动连杆沿滑移导轨和导向导轨移动,引导车门本体移动实现关门和开门,无需设置车身上导轨和车身中导轨,车身造型设计更加自由,提高了车身设计的自由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滑动车门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车门本体是乘员进出车舱、取放物品的必经路径。常见的车门本体形式为铰链旋转车门本体,原理是车门本体绕车门本体前侧的铰链旋转,达到开闭车门本体的目的。
铰链旋转式车门本体需要较大的车辆横向开启空间,易对周边行人或车辆产生影响,造成交通事故;或对较小停车位上下车的乘员,影响其上下车便利性。
针对厢式汽车,后门可采用普通滑动式车门本体,车门本体沿车辆纵向前后滑动开启,达到减小车门本体开闭对车辆横向开启空间的需求。普通滑动式车门本体的原理是,车门上设置的上铰链、中铰链及下铰链分别沿沿车身的上导轨、中导轨及下导轨运动,达到开闭车门本体的目的。通常,上导轨安装在车身上部,下导轨安装在车身门槛区域,中导轨安装在车身侧围中部。但是,普通滑动式车门本体因为车身上导轨及中导轨的存在,对车身上部和侧围中部区域的造型约束较大,降低了车身设计自由度。并且,由于车身上导轨及中导轨的布置空间需要,该技术方案仅适用于厢式MPV车型的后门,对其他车型的车门和厢式MPV车型的前门不适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滑动式车门本体因车身上导轨及中导轨的存在,对车身上部和侧围中部区域的造型约束较大,降低了车身设计自由度的问题,提供一种滑动车门及车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滑动车门,包括车门本体及滑移导向组件;
所述滑移导向组件包括滑移导轨、导向导轨及滑动连杆,所述滑移导轨固定在车身下部并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导向导轨固定在车身下部并位于所述滑移导轨的内侧,所述滑动连杆的第一端固定在车门本体上,所述滑动连杆的第二端可沿所述导向导轨移动,所述滑动连杆可相对所述滑移导轨沿车身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移动,以引导所述车门本体相对车身沿车身左右方向以及前后方向移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滑动车门,车门本体的开门动作和关门动作,滑移导轨和导向导轨引导车门本体沿车身左右方向移动,使得车门本体凸出于车身或者嵌入车身,滑移导轨和导向导轨引导车门本体沿车身前后方向移动,使得车门本体靠近或者远离车身门框。因此,通过滑动连杆沿滑移导轨和导向导轨移动,引导车门本体做开门动作和关门动作,从而可在无车身上导轨和车身中导轨的情况下实现关门和开门,在无需设置车身上导轨和车身中导轨的情况下,避免了车身上导轨和车身中导轨对车身造型设计的限制,车身造型设计更加自由,提高了车身设计的自由度。
可选地,所述导向导轨包括第一导轨段及连接在所述第一导轨段的第一端的第二导轨段,所述第二导轨段平行于所述滑移导轨,所述第一导轨段由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远离所述滑移导轨。
可选地,所述滑移导向组件还包括滑块,所述滑块可沿所述滑移导轨在车身前后方向上移动,所述滑动连杆可沿所述滑块在车身左右方向上移动。
可选地,所述滑块包括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及沿车身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所述滑移导轨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滑动连杆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槽内。
可选地,所述滑移导向组件还包括铰接在所述滑动连杆的第二端的导向滑移件,所述导向滑移件可沿所述导向导轨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76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过吸盘定位支架的方法以及其吸盘
- 下一篇:语音识别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