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封装件及其承载基板与制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08982.0 | 申请日: | 201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3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何祈庆;马伯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矽品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98 | 分类号: | H01L23/498;H01L21/48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封装 及其 承载 制法 | ||
一种电子封装件及其承载基板与制法,该制法包括设置至少一线路构件于第一线路结构上,再形成包覆层于该第一线路结构上以包覆该线路构件,之后形成第二线路结构于该包覆层上,且令该第二线路结构电性连接该线路构件,以经由现有封装制程将该线路构件嵌埋于该包覆层中,以增加布线区,故对于大尺寸板面的封装基板的需求,不仅具有量产性且制程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封装结构,尤指一种电子封装件及其承载基板与制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在功能及处理速度的需求的提升,作为电子产品的核心组件的半导体芯片需具有更高密度的线路构件(Electronic Components)及电子电路(ElectronicCircuits),故半导体芯片在运行时将随的产生大量的热能,此外,包覆该半导体芯片的封装胶体为一种导热系数仅0.8Wm-1k-1的不良传热材料(即热量的逸散效率不佳),因而若不能有效逸散所产生的热量,将会造成半导体芯片的损害或造成产品信赖性问题。
为了能迅速将热能散逸至大气中,业界通常在半导体封装结构中配置散热片(Heat Sink或Heat Spreader),该散热片经由散热胶,如导热介面材(Thermal InterfaceMaterial,简称TIM),结合至半导体芯片背面,以借散热胶与散热片逸散出半导体芯片所产生的热量,此外,通常令散热片的顶面外露出封装胶体或直接外露于大气中为佳,以取得较佳的散热效果。
如图1所示,现有半导体封装件1的制法先将一半导体芯片11以其作用面11a利用覆晶接合方式(即通过导电凸块110与底胶111)设于一封装基板10上,再将一散热件13以其顶片130经由TIM层12(其包含焊锡层与助焊剂)回焊结合于该半导体芯片11的非作用面11b上,且该散热件13的支撑脚131经由粘着层14架设于该封装基板10上。接着,进行封装压模作业,以供封装胶体(图略)包覆该半导体芯片11及散热件13,并使该散热件13的顶片130外露出封装胶体而直接与大气接触。之后,将该半导体封装件1以其封装基板10经由多个焊球15接置于一电路板8上。
于运行时,该半导体芯片11所产生的热能经由该非作用面11b、TIM层12而传导至该散热件13的顶片130以散热至该半导体封装件1的外部。
然而,随着产业应用的发展,近年来逐渐朝着大尺寸封装规格的趋势进行研发,以应用于高密度线路/高传输速度/高叠层数/大尺寸设计的高阶产品。
但是,现有半导体封装件1中,对于大尺寸板面的封装基板10的需求,如板体尺寸100*100㎜2的需求,尚不具量产性,且单一板体的制作成本极高,因而不具市场竞争力。
因此,如何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种种问题,实已成为目前业界亟待克服的难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种种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封装件及其承载基板与制法,不仅具有量产性且制程成本低。
本发明的承载基板,包括:一第一线路结构,其具有相对的第一侧与第二侧;至少一线路构件,其设于该第一线路结构的第一侧上;一包覆层,其形成于该第一线路结构的第一侧上以包覆该线路构件;以及一第二线路结构,其形成于该包覆层上且电性连接该线路构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承载基板的制法,包括:提供一第一线路结构,该第一线路结构具有相对的第一侧与第二侧;设置至少一线路构件于该第一线路结构的第一侧上;形成包覆层于该第一线路结构的第一侧上,以令该包覆层包覆该线路构件;以及形成第二线路结构于该包覆层上,且令该第二线路结构电性连接该线路构件。
前述的承载基板及其制法中,该线路构件经由多个导电体电性连接该第二线路结构。
前述的承载基板及其制法中,还包括形成导电柱于该第一线路结构的第一侧上,以令该包覆层包覆该导电柱,且该导电柱电性连接该第一线路结构与第二线路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矽品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矽品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89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