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垃圾桶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17577.5 | 申请日: | 201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0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蔡德卿;白灵秀;葛木尧;王海时;彭映杰;马文英;谭毅;郭栗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4;B65F1/16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钱成岑 |
地址: | 610225 四川省成都市双***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体红外感应模块 无线通信模块 移动控制终端 超声波测距 垃圾桶顶部 智能垃圾桶 步进电机 驱动系统 数据监测 显示系统 控制板 桶盖 第二供电模块 第一供电模块 超声波模块 安全系数 微处理器 感应信号 控制信号 物体距离 显示模块 微处理 垃圾桶 内壁 测量 反馈 驱动 通信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垃圾桶及其控制方法,包括驱动系统及数据监测显示系统;驱动系统包括控制板及分别与其相连的步进电机、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一供电模块;数据监测显示系统包括微处理器及分别与其相连的人体红外感应模块、超声波测距模块、显示模块和第二供电模块;控制板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移动控制终端通信,接收移动控制终端的控制信号,驱动所述步进电机;人体红外感应模块对感应范围内的人体进行感应,并反馈感应信号到微处理,以判断是否需要开启或关闭桶盖,进而对桶盖开启或关闭;超声波测距模块,包括超声波模块,设置在垃圾桶顶部内壁,测量垃圾桶内物体距离垃圾桶顶部的距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使用便捷,且安全系数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垃圾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垃圾桶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不断地带给人们带来了生活的便利,使人们的生活充满了无限的乐趣与期待,而智能家居的悄然兴起,正是迎了人们对于科技改变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投入智能家居生产制造行业,我们司空见惯的垃圾桶也披上了科技的外衣,使之具有智能化特性,然而目前市面上所见的智能垃圾桶功能几乎只具有红外感应开盖的单一功能,设计缺乏新意及个性化。
科技社会发展的今天,垃圾桶的存在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无论是我们生活的小区,出门散步的公共产所,随处可见的是各式各样的垃圾桶。但是垃圾桶的在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部分的弊端,这种传统的垃圾桶的使用对我们所生活的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污染,从而困扰着人们日常生活和健康。
通过研究调查发现传统的垃圾桶确实存在诸多问题:其一,无盖的垃圾桶虽然方便人们投送垃圾,但是这种垃圾桶在炎热的夏天会经过热分子的扩散运动,将一些细菌通过空气进行传播,在污染周边环境的同时又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其二,有盖的垃圾桶相对卫生但是很不方便,这种类型的垃圾桶的开启是必须要用身体部分去接触垃圾桶才能打开,从而直接的将细菌进行扩散,既不卫生又不是很方便;其三,当人们出差或者旅游家中出现煤气泄漏引发的火灾和伤亡事件频频发生。
为此,国内外不少科技工作者设计了不同类型的垃圾收集或者分类装置,其中包括了已经部分投入使用的半自动或全动的垃圾收集装置,但是这些设备均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智能化的控制。在时间观念逐渐增强的当下,人们更加需要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高效率生活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垃圾桶及其控制方法,具有使用便捷的特点。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垃圾桶,包括驱动系统及数据监测显示系统;
所述驱动系统包括控制板及分别与其相连的步进电机、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一供电模块;
所述数据监测显示系统包括微处理器及分别与其相连的人体红外感应模块、超声波测距模块、显示模块和第二供电模块;
所述控制板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移动控制终端通信,接收移动控制终端的控制信号,驱动所述步进电机;
所述人体红外感应模块对感应范围内的人体进行感应,并反馈感应信号到微处理器,以判断是否需要开启或关闭桶盖,进而对桶盖开启或关闭;
所述超声波测距模块,包括超声波模块,设置在垃圾桶顶部内壁,测量垃圾桶内物体到垃圾桶顶部的距离;
所述显示模块,包括显示监测数据。
所述数据监测显示系统还包括与微处理器相连的温湿度传感模块,设置在垃圾桶内壁,监测垃圾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并通过所述显示模块显示。
所述数据监测显示系统还包括与微处理器相连的烟雾检测模块,设置在垃圾桶内壁,监测垃圾桶室内有害气体和/或可燃气体及气体浓度,并通过所述显示模块显示。
还包括报警模块,包括作为声报警模块的蜂鸣器和光报警模块的发光二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未经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75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