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酸酐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17931.4 | 申请日: | 201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10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姜坤;储士红;高立龙;田会强;姜天孟;苏学辉;戴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八亿时空液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93/08 | 分类号: | C07D493/08;C08J5/18;C08G73/10;C08L7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陈征 |
地址: | 102502 北京市房山区燕山东风街道***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酸酐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二酸酐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所述新型二酸酐化合物具有如式I所示结构,其中R1、R2彼此独立的表示‑(CH2)‑、‑(CH2CH2)‑;R3、R4相同或不同,彼此独立地表示H或F。本发明提供的新型二酸酐化合物因其特有的脂环结构和含氟结构,与二胺聚合制得的聚酰亚胺薄膜实现了550nm处透光率≥85%的良好光学特性,克服了传统芳香族聚酰亚胺薄膜颜色深的缺点,可实现在透明聚酰亚胺薄膜领域的应用,进一步具备了在柔性显示或光电领域应用的良好前景。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稳定、高效,且原料易得,制备过程简单,便于所述二酸酐化合物的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二酸酐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聚酰亚胺(Polyimide,PI)是指主链上含有亚胺环的一类高聚物,由含二胺和二酐的化合物经逐步聚合制备而成;因PI主链上特有的亚胺环、芳香环结构及其共轭效应,使其具备了优异的热稳定性、力学强度、介电性能和低热膨胀系数等特性,因而在航空航天、微电子、机械工程、石油化工、液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恰恰是PI结构中特有的芳环共轭结构,促成了分子内和分子间的电荷转移络合物(CTC),影响了PI薄膜的透光性,并呈现出棕黄色以及较差的透光率,极大地限制了PI薄膜在光电领域(如光通讯领域中的光波导材料以及柔性显示领域的柔性电极材料、显示基板或盖板的光学透明薄膜等)的应用。同时,随着近年来智能电子设备显示装置向可弯折方向的发展,为实现此类电子设备柔性显示的要求,对高透明性PI薄膜的开发需求显得尤为迫切。
为实现PI薄膜良好的透明性,常通过对PI分子结构的设计来实现;例如引入可破坏主链中平面共轭结构的基团(可实现弯曲的醚键或砜基)或结构(空间体积大的取代基)、引入脂族结构(脂环或脂肪族结构)和含氟结构等,以破坏分子结构的共轭效果与对称性,减少分子内或分子间的传荷作用,以实现良好的透明化改性效果;需要注意的是,给电子能力越强的二胺或吸电子能力越强的二酐,聚合所形成的聚酰亚胺膜材的颜色就会越深;故对于单体的选择尤为重要,可通过选用上述一种或多种方式来实现PI薄膜透明性的提高。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二酸酐化合物,以其特有的脂环族结构既可有效破坏PI薄膜分子结构中的共轭结构,又削弱了主结构中的电荷转移能力;同时通过含氟基团的引入,可进一步破坏PI薄膜分子结构中的共轭结构,以实现良好的透明化改性效果,可应用于透明聚酰亚胺薄膜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二酸酐化合物,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
其中,R1、R2彼此独立的表示-(CH2)-或-(CH2CH2)-;优选R1、R2表示-CH2-;
R3、R4相同或不同,彼此独立地表示H或F;优选R3、R4同时为F或者同时为H。
作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所述新型二酸酐化合物具有如式I-1或I-2所示结构:
此化合物因其特有的脂环结构和含氟结构,使其制备得到的聚酰亚胺(polyimide,PI)可实现良好的光学特性,克服了传统芳香族聚酰亚胺薄膜颜色深的缺点,可实现在透明聚酰亚胺薄膜领域的应用,进一步具备了在柔性显示或光电领域应用的良好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八亿时空液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八亿时空液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79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