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飞织面料用涤纶热熔丝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20104.0 | 申请日: | 201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81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施文东;黄振;祝建勋;邢朝东;陆松民;王若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东锦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6/92 | 分类号: | D01F6/92;D01F1/1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徐俊杰 |
地址: | 2365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料 涤纶 热熔丝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飞织面料用涤纶热熔丝的加工方法,涉及飞织鞋面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低熔点聚酯的制备,(2)低熔点聚酯切片的制备,(3)低熔点色母粒的制备,(4)涤纶热熔丝的制备;本发明通过酯化反应、预缩聚反应和终缩聚反应制得低熔点聚酯,熔点在83‑88℃,从而在3D飞织鞋面加工时替代胶水等化学粘合剂;并通过在制备色母粒时分散剂和抗紫外线剂的添加赋予最终所制涤纶热熔丝优异的抗紫外线性能,同时提高涤纶热熔丝的色牢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织鞋面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D飞织面料用涤纶热熔丝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3D飞织鞋面采用聚酯纤维等材料,以各种不同的密度针织而成,其整个鞋面用各种纱线编织而成,不需要针车缝合,不增加重量,不产生摩擦区。飞织鞋面从脚趾直达脚踝为一整块,能有效地契合整个脚面,使鞋面与脚面更加贴合;同时在鞋面成型过程中,可根据鞋部位不同,辅以不同的针织密度,起到软硬结合的效果,确保鞋面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柔软性。
飞织鞋面采用纱线编织而成,纱线通常采用的材料有:涤纶热熔丝、橡筋线、全消光线、尼龙鱼丝线、竹炭纤维、冰凉丝、AB纱、高弹线等。涤纶热熔丝,属于低熔点纤维,可通过调整原料特性,将熔点控制在85℃至180℃之间。在常温状态下,将热熔丝与其它纤维织造成织物,然后在干热或湿热状态下,对织物施加压力,当温度高于热熔丝熔点时,热熔丝逐渐熔融。而在此温度下,常规的其它纤维保持不变,从而被热熔丝粘合在一起。因此,热熔丝可替代胶水等化学粘合剂,避免了挥发物及粉层的污染,环保无毒;同时节省了工艺流程,降低了下游的生产成本。
现有涤纶热熔丝的熔点一般在100℃以上,并且抗紫外线性能有限。针对这一问题,本公司开发出一种3D飞织鞋面用涤纶热熔丝的加工方法,所制涤纶热熔丝的熔点在83-88℃,并且色牢度好,抗紫外线性能优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易行、工艺重复性好且成本低的3D飞织面料用涤纶热熔丝的加工方法,所制涤纶热熔丝色牢度好且抗紫外线性能优异。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3D飞织面料用涤纶热熔丝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低熔点聚酯的制备:
a、酯化反应:将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和催化剂加入酯化釜中,在氮气保护下进行酯化反应,反应温度230-240℃,反应压力0.15-0.25MPa,反应结束后得到酯化物;
b、预缩聚反应:将酯化物加入预缩聚釜中,在常压下进行缩聚反应,反应温度255-265℃,反应结束后得到聚酯低聚物;
c、终缩聚反应:将聚酯低聚物加入终缩聚釜中,反应温度280-290℃,反应压力0.25-0.35MPa,反应结束后得到低熔点聚酯熔体;
(2)低熔点聚酯切片的制备:将所制低熔点聚酯熔体出料,经冷却、切粒得到低熔点聚酯切片,并以1-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60-80℃干燥,使切片含水量降至0.05wt%以下;
(3)低熔点色母粒的制备:将颜料、分散剂、抗紫外线剂和低熔点聚酯切片在捏合机中混合均匀,所得混合物经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造粒,切粒后于60-80℃下干燥,使含水量降至0.05wt%以下,即得低熔点色母粒;
(4)涤纶热熔丝的制备:将低熔点聚酯切片、低熔点色母粒经螺杆挤出机共混熔融,制成熔体,经喷丝板纺丝,再经侧吹风冷却成初生纤维,初生纤维经上油后通过卷绕机卷绕,即得涤纶热熔丝。
所述步骤(1)中催化剂选用三氧化二锑。
所述步骤(3)中颜料选用无机颜料或有机颜料。
所述步骤(3)中分散剂选用聚丙烯酸、聚丙烯酰胺、聚乙二醇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东锦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东锦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01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