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翼航空飞行器及其飞行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20109.3 | 申请日: | 201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9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邓欣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欣奇 |
主分类号: | B64C27/26 | 分类号: | B64C27/26;B64D27/24;B64D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蔡奂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武清区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行装置 控制装置 飞行器 航空飞行器 行驶记录仪 飞行控制 蓄能装置 下表面 插接 复合 无线收发模块 电路板 控制飞行器 拆卸连接 飞行状态 航空飞行 机壳内部 减震装置 卡扣连接 控制器 遥控器 处理器 焊接 太阳能 主机 室外 观测 传输 飞行 环保 | ||
1.一种复合翼航空飞行器及其飞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包括机壳、设置在所述机壳内部的控制装置、分别插接在所述机壳上方的主飞行装置和所述机壳一端的次飞行装置、卡扣连接在所述机壳左上表面的蓄能装置、螺旋插接在所述机壳左下表面的行驶记录仪、焊接在所述机壳下表面的减震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分别包括主机、控制器、处理器、无线收发模块和电路板;所述主飞行装置分别包括一号伺服电机、一号变速箱和一号旋翼;所述次飞行装置分别包括二号伺服电机、二号变速箱和二号旋翼;所述蓄能装置分别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支撑框、卡块、卡槽和蓄电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翼航空飞行器及其飞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处理器和所述无线收发模块的信号输入端通讯连接,所述主机、控制器、处理器、无线收发模块和所述电路板的电性输入端分别与所述蓄电箱的电性输出端电性连接,蓄电箱对电器元件提供工作所需电能,主机用于控制器、处理器和无线收发模块之间信号的传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翼航空飞行器及其飞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一号变速箱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一号变速箱的输出端与所述一号旋翼传动连接,主飞行装置主要用于飞行器高度的调整,通过一号伺服电机驱动一号旋翼获得上升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翼航空飞行器及其飞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二号变速箱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二号变速箱的输出端与所述二号旋翼传动连接,次飞行装置为飞行器提供前行的推动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翼航空飞行器及其飞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镶嵌在支撑框内部,所述支撑框底端对称设有卡块,所述机壳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槽相对应,所述蓄电箱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机壳内部,且蓄电箱的电性输入端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电性输出端电性连接,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蓄电箱内部,蓄电箱用于向用电器提供工作所需电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翼航空飞行器及其飞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行驶记录仪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机壳下方,所述行驶记录仪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内部插接有导电柱,所述机壳表面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柱与所述螺纹槽螺旋啮合,所述螺纹槽内部设有触点,所述触点通过所述导电柱与所述行驶记录仪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行驶记录仪可以在飞行器飞行的过程中实时监拍行驶画面,与地面进行视频信号的传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翼航空飞行器及其飞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装置分别包括套筒、活塞杆、活塞、阻尼板和弹簧,所述活塞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塞杆底端,所述活塞滑动连接在所述阻尼板表面,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塞和所述套筒内部底端固定连接,具有很好的缓冲减震性能,提高飞行器落地时候的平稳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翼航空飞行器及其飞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下表面镶嵌有总开关,且总开关与所述蓄电箱相串联,便于控制蓄电箱的工作状态,待机时节省电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翼航空飞行器及其飞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装置底端焊接有滚轮,所述机壳表面可拆卸连接有飞行翅,便于飞行器降落的过程中滑行,提高降落的平稳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翼航空飞行器及其飞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飞行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1)、起飞时,按下总开关,蓄电池向各用电器提供工作所需电能,操作人员手持带有显示屏的遥控器,向机壳内部的控制装置发射信号,无线收发模块接收信号,通过处理器处理把信号传递给主机,主机驱动控制器控制主飞行装置和次飞行装置,主飞行装置的一号伺服电机通过一号变速箱把动能传递至一号旋翼,一号旋翼驱动飞行器高度的攀升,次飞行装置的二号伺服电机通过二号变速箱传动至二号旋翼,二号旋翼通过气流的作用给飞行器一个前行的推力,飞行器缓慢上升并前行;
(2)、飞行的过程中,地面操作人员通过不同的档位按钮的变换,通过控制装置对信号的接收和处理,改变一号变速箱和二号变速箱转动的速率,可以有效地调节飞行器飞行的高度和水平速度;
(3)、降落滑行过程中,通过地面操作人员按下控制器,通过控制装置对信号的接收和处理,降低一号变速箱和二号变速箱转动的速率,从而降低飞行器的速率和飞行高度,即可缓慢降落,机壳下表面的减震装置配合滚轮,有很好的缓冲和导向性能,提高降落的平稳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欣奇,未经邓欣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010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