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废旧聚酯瓶片加工再生涤纶短纤的前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20111.0 | 申请日: | 201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11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施文东;黄振;祝建勋;邢朝东;陆松民;王若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东锦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7/04 | 分类号: | B29B17/04;B08B3/08;C11D1/66;C11D1/722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徐俊杰 |
地址: | 2365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废旧 聚酯瓶 加工 再生 涤纶 处理 工艺 | ||
1.利用废旧聚酯瓶片加工再生涤纶短纤的前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两级粉碎:先将废旧聚酯瓶片转入5~10℃冷冻室中,经一级冷冻处理后转出,并经粉碎机制成粒度5~10mm的颗粒,再将所得颗粒转入0~5℃冷冻室中,经二级冷冻处理后转出,然后经粉碎机制成粒度0.5~3mm的颗粒,即得废旧聚酯颗粒;
(2)清洗:将所得废旧聚酯颗粒送进滚筒式清洗机中,滚筒式清洗机内注入清洗液,在转速300~500rpm下清洗,清洗结束后排出清洗液,然后卸出废旧聚酯颗粒;
(3)烘干:将经清洗后的聚酯颗粒送进滚筒式烘干机中,并在转速200~400rpm下烘干至含水量低于0.5wt%;
(4)微粉化:将经烘干的聚酯颗粒转入-5~0℃冷冻室中,经三级冷冻处理后转出,再经超微粉碎机制成粒度20~50μm的微粉,即得废旧聚酯微粉;
所述步骤(2)中清洗液由清洗剂溶于水制成;
所述清洗剂为癸基葡萄糖苷-焦谷氨酸酯化物,用量为每1kg水溶解0.5~5g癸基葡萄糖苷-焦谷氨酸酯化物;
所述癸基葡萄糖苷-焦谷氨酸酯化物由癸基葡萄糖苷、焦谷氨酸经酯化反应制成,其制备方法为:先分别将癸基葡萄糖苷和焦谷氨酸溶解于水中,配制成癸基葡萄糖苷溶液和焦谷氨酸溶液,再向焦谷氨酸溶液中滴加浓硫酸调节溶液pH值至3~4,然后滴加癸基葡萄糖苷溶液,滴加完毕后升温至回流状态保温反应,反应结束后减压浓缩制成固含量65~75%的膏体,所得膏体经自然冷却至室温后送入冷冻干燥机中,干燥所得固体经超微粉碎机制成粒度15~20μm的微粉,即得癸基葡萄糖苷-焦谷氨酸酯化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废旧聚酯瓶片加工再生涤纶短纤的前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一级冷冻处理时间为8~12h,二级冷冻处理时间为3~8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废旧聚酯瓶片加工再生涤纶短纤的前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烘干温度为70~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废旧聚酯瓶片加工再生涤纶短纤的前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三级冷冻处理时间为3~8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废旧聚酯瓶片加工再生涤纶短纤的前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清洗时间为5~15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废旧聚酯瓶片加工再生涤纶短纤的前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癸基葡萄糖苷和焦谷氨酸的摩尔比为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东锦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东锦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011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头饰回收设备
- 下一篇:一种转盘装置的运水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