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施工用的溶洞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22828.9 | 申请日: | 201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94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陈保祥;施正宝;李献民;古培峰;刘燕东;李永强;刘伟;张建欣;孟令辰;王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土木工程建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壹川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65 | 代理人: | 高小改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施工 溶洞 处理 方法 | ||
1.一种隧道施工用的溶洞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溶洞勘测
采用超声波设备对隧道进行勘测,构建溶洞地质结构,选择合适的承力点进行预钻孔,从预钻孔内投放红外勘探设备,进一步收集溶洞信息,构建地质地图;
S2、开凿注浆孔
选择合适的承力点,开凿圆形的注浆孔,在开凿过程中,在到达距溶洞顶部1米处岩石层时,放慢开凿速度,开凿速度控制在1.5m/min,到达距溶洞顶部0.5米处岩石层时,放慢开凿速度,开凿速度控制在0.5m/min,避免开凿孔引起垮塌,注浆孔开凿好后,扩大注浆孔顶部面积,安装钢筒护套,对注浆孔进行进一步的保护;
S3、安装注浆钢架
将注浆钢架收起后垂直放入注浆孔,注浆钢架的顶端安装在钢筒护套内,将注浆钢架与钢筒护套焊接在一起;所述注浆钢架由外壳体(1)和钢架(3)组成,所述钢架(3)设置在外壳体(1)内,钢架(3)包括横杆装置Ⅰ(31)、横杆装置Ⅱ(32)、横杆装置Ⅲ(33)和纵杆(34),横杆装置Ⅰ(31)、横杆装置Ⅱ(32)和横杆装置Ⅲ(33)等距离的安装在纵杆(34)上,所述横杆装置Ⅰ(31)包括圆环(311)和横杆(312),所述圆环(311)通过钢筋焊接在纵杆(34)外围,横杆(312)顶端设有环状结构,横杆(312)通过环状结构套 接在圆环(311)上;所述横杆(312)为直径不低于3mm的钢筋,横杆(312)的数量为5组;
S4、注浆处理
向注浆孔内注入部分沙土,填充软性基层,再向注浆孔注入混凝土,注入混凝土层时,先将水注入注浆泵内并倒入少量砂浆,初压水和稀浆湿润管路,然后再将已调好的砂浆倒入泵内,再将注浆管插入注浆孔内,将泵盖压紧密封,一切就绪后,慢慢打开阀门开始注浆;
S5、后期养护处理
终凝2小时后,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小于14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施工用的溶洞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孔的直径不低于1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施工用的溶洞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孔分布密度不低于每平方米2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施工用的溶洞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筒护套为长度为150mm、厚度为5mm的圆筒结构,钢筒护套的顶部边缘处设有筒檐,筒檐的宽度不低于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施工用的溶洞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设有条形开槽(2),横杆(312)的末端设有支脚(313),横杆(312)带支脚(313)的一端安装在条形开槽(2)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隧道施工用的溶洞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313)为方形,支脚(313)的边长大于开槽(2)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隧道施工用的溶洞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313)为圆形,支脚(313)的直径大于开槽(2)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土木工程建筑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土木工程建筑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282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