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与抗生素质粒原位合成的抗菌剂及其制法和抗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23569.1 | 申请日: | 201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1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王雪梅;王毛男;冯焕;姜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711 | 分类号: | A61K31/711;A61K31/198;A61P31/02;A61P31/04;A61K38/1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菌剂 原位合成 质粒 抗生素 金属纳米簇 抗菌 制法 细菌 宿主 相关功能基因 编码抗生素 高灵敏检测 前驱体溶液 致病微生物 外源性DNA 合成荧光 技术支撑 平板表面 探针标记 有效抑制 原位生物 质粒片段 菌类 混合液 可观察 前驱体 涂抹 病菌 喷洒 杀死 蛋白 疾病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抗生素质粒原位合成的抗菌剂及其制法和抗菌方法。该抗菌剂是金属纳米簇前驱体溶液与抗生素质粒片段或相关功能基因或抗菌类蛋白的一种或几种原位合成的混合液。使用该抗菌剂可以杀灭细菌或相关宿主。将其涂抹或喷洒在平板表面一段时间之后,可观察到平板中接触过该种溶液处的细菌均被杀死,实现编码抗生素质粒的外源性DNA片段与金属纳米簇前驱体的原位生物合成荧光探针标记检测并进一步杀灭病菌,为高传染性高致病微生物导致的相关疾病的高灵敏检测和有效抑制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抗生素质粒原位合成的抗菌剂及其制法和抗菌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金属纳米簇前驱体与某一编码抗生素质粒片段或相关功能基因或抗菌类蛋白的一种或几种可以原位合成金属纳米簇的混合液。
背景技术
细菌是许多疾病的病原体,包括肺结核、淋病、炭疽病、梅毒、鼠疫、砂眼等疾病都是由细菌所引发。寻找强效的抑菌方法一直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普通的抗生素抑菌法作用有限,也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了限制。本发明依托于在细菌体内原位合成的纳米簇,这改进了合成工艺,在常温,宽酸碱范围的条件下,可以大量原位合成基于纳米金属单质或纳米金属合金的纳米颗粒,同时搭载强效的抗生素质粒能起到很好的标记与抑菌效果。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抗生素质粒原位合成的抗菌剂及其制法和抗菌方法。本发明中提到的病菌标记检测与抑菌方法,利用了在靶向菌株内原位生物合成的纳米颗粒,增强抗生素药物在细菌体内的高穿透性,具有较强的杀菌效果。
技术方案: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抗生素质粒原位生物合成的抗菌剂及其制法和抗菌方法。一种与抗生素质粒原位合成的抗菌剂,该抗菌剂是在培养环境中将金属纳米簇前驱体溶液与抗生素质粒片段或相关功能基因或抗菌类蛋白的一种或几种混合得到混合液,金属纳米簇前驱体溶液为金属盐溶液。
所述形成的混合液中,质粒片段的终浓度为10nmol/L-30mmol/L;抗菌类蛋白的终浓度为1ng/L-1000000mg/L。
所述抗菌类蛋白包括一种蛋白或几种蛋白的组合,或是一种抗菌类氨基酸或多种抗菌类氨基酸的组合,或是一种抗菌类多肽或多种抗菌类多肽的组合;或是一种或多种蛋白与一种或多种氨基酸的组合;或是一种或多种蛋白与一种或多种肽类的组合;或是也可以是一种或多种氨基酸与一种或多种肽类的组合;或是一种或多种肽类,与一种或多种氨基酸和一种或多种蛋白的组合。
所述质粒片段包括一种DNA片段或几种DNA片段的组合。
该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将纳金属纳米簇前驱体与去离子水的混合体系的pH值调至6.8-8.0,并灭菌,得到无菌混合的金属纳米簇前驱体溶液;
(2)、在液体的细菌培养液添加步骤(1)中无菌混合的金属纳米簇前驱体溶液,同时加入用去离子水稀释的质粒片段或相关功能基因、抗菌类蛋白,混合成混合液,制备成抗菌剂。
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先在液体的细菌培养液添加用去离子水稀释的质粒片段或相关功能基因、抗菌类蛋白,再添加无菌混合的金属纳米簇前驱体溶液;或,先在液体的细菌培养液添加无菌混合的金属纳米簇前驱体溶液,再添加用去离子水稀释的质粒片段或相关功能基因、抗菌类蛋白,混合成混合液,制备成抗菌剂。
所述步骤(2)中在液体的细菌培养液添加步骤(1)中无菌混合的金属纳米簇前驱体溶液,其中金属纳米簇前驱体的终浓度为1μmol/L-1000μmol/L。
抗菌剂的抗菌方法是将所述抗菌剂涂抹或喷洒在含菌物品或生物体或组织表面。
所述含菌物品为细菌培养平板,涂抹或喷洒后倒置培养超过12h再进行观察。
所述抗菌方法用于致病微生物菌引起的疾病的非治疗目的杀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35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