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甘油加氢催化剂、催化剂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24023.8 | 申请日: | 201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6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姚志龙;孟亭;石佳豪;张胜红;孙培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23/888 | 分类号: | B01J23/888;C07C31/20;C07C29/6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陈波 |
地址: | 102617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甘油 制备 催化剂前驱体 加氢催化剂 催化剂 活性稳定性 丙二醇 加氢 应用 | ||
1.一种用于甘油催化加氢制备1,2-丙二醇的甘油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甘油加氢催化剂包括载体ZrO2以及负载于所述载体上的活性组分Cu和助剂Na2WO4,其中所述活性组分Cu的含量为所述载体ZrO2重量的8%~30%,所述助剂Na2WO4的含量为所述载体重量的1%~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组分Cu的含量为所述载体ZrO2重量的10%~20%;
和/或,所述助剂Na2WO4的含量为所述载体ZrO2重量的2%~9%。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甘油加氢催化剂的X射线衍射光谱中,在衍射角2θ为27.5°~28.2°的位置具有所述助剂Na2WO4的衍射峰且峰强度为I1,在衍射角为2θ为43.1°~43.9°的位置具有所述活性组分Cu的衍射峰且峰强度为I2,其中所述I1和所述I2之比为1:3~1:50,优选为1:4~1:20。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甘油加氢催化剂中所述活性组分Cu晶粒尺寸为12nm~21nm,优选为14nm~17n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甘油加氢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10m2/g~25m2/g,优选为12m2/g~21m2/g;
和/或,所述加氢催化剂的平均孔径为12nm~18nm,优选为14nm~16nm。
6.一种通过还原反应可得到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甘油加氢催化剂的用于甘油催化加氢制备1,2-丙二醇的甘油加氢催化剂前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甘油加氢催化剂前驱体包括载体ZrO2以及负载于所述载体ZrO2上的CuO和Na2WO4,其中所述Cu的含量为所述载体重量的8%~30%,优选为10%~20%,Na2WO4的含量为所述载体重量的1%~15%,优选为2%~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甘油加氢催化剂前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甘油加氢催化剂前驱体在氢-程序升温还原H2-TPR测试中,H2还原峰的位置在300℃~400℃,优选的在310℃~385℃。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甘油加氢催化剂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含锆源、钨源及铜源的混合溶液;
向所述混合溶液中加入钠盐沉淀剂进行共沉淀反应,经分离得到沉淀产物;
将所述沉淀产物进行洗涤处理,以除去表面残留物;
将洗涤处理后的所述沉淀产物进行成型处理后,经干燥得到初始前驱体;
将所述初始前驱体进行焙烧,以得到所述甘油加氢催化剂前驱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提供含锆源、钨源及铜源的混合溶液的步骤中,所述锆源为硝酸锆、乙酸锆、氯化锆及氧化锆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钨源为偏钨酸铵及仲钨酸铵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铜源为硝酸铜、乙酸铜、氯化铜及氧化铜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锆源以ZrO2计的重量作为基准,所述钨源以WO3计的含量为5%~50%,所述铜源以Cu计的含量为8%~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未经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402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